[發明專利]一種輸油泵機組探針式狀態監測預警方法、裝置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57864.2 | 申請日: | 2020-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0605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30 |
| 發明(設計)人: | 張鳳麗;梁元元;張興;張來斌;王金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 主分類號: | F04B51/00 | 分類號: | F04B51/00;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周達;劉飛 |
| 地址: | 102249***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輸油泵 機組 探針 狀態 監測 預警 方法 裝置 系統 | ||
本說明書實施例公開了一種輸油泵機組探針式狀態監測預警方法、裝置及系統,所述方法包括獲取輸油泵機組的多個監測參數的監測數據,所述監測參數包括運行參數以及振動參數;其中,所述運行參數的監測數據從輸油泵機組的SCADA子系統中獲取,所述振動參數的監測數據基于探針從所述輸油泵機組的振動監測子系統中獲取;其中,所述狀態監測子系統通過探針與所述振動監測子系統的開放接口連接;利用所述多個監測參數的監測數據對所述輸油泵機組進行運行狀態監測,獲得所述輸油泵機組的運行狀態監測結果,以在運行狀態異常時進行預警,提高輸油泵機組運行狀態監測預警的準確性。
技術領域
本說明書涉及輸油泵監測技術領域,特別地,涉及一種輸油泵機組探針式狀態監測預警方法、裝置及系統。
背景技術
在石油管道運輸系統中,輸油泵機組是為石油運輸提供動力支持的關鍵設備,但輸油泵機組結構復雜、工作環境惡劣、調節操作頻繁等特點,導致其突發故障率較高,一旦輸油泵機組發生故障而未被及時發現,將可能導致連鎖停機,管線停輸,甚至可能造成重大安全事故,而輸油泵機組狀態監測系統可以幫助現場技術人員及時發現設備故障,并對設備進行維護/維修,對保障石油運輸的安全平穩運行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石油運輸系統中輸油泵機組安裝有在線監測系統,如主要面向工藝流程監測的SCADA系統、對設備的振動參數的監測數據進行監測的振動監測系統等。其中, SCADA系統可以對壓力、溫度等在內的運行參數進行監測,振動監測系統可以對振動、轉速等參數進行監測。但目前各監測系統均將自身監測到的數據上傳至各系統自帶的數據庫中進行存儲,并分別基于自身的監測數據進行分析,導致監測方式分散。同時,振動監測系統的監測數據不對外開放,其他監測數據也很難與之進行有效融合,使得輸油泵機組的一些故障無法進行有效的識別。
發明內容
本說明書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輸油泵機組探針式狀態監測預警方法、裝置及系統,可以提高輸油泵機組運行狀態預警的準確性。
本說明書提供一種輸油泵機組探針式狀態監測預警方法、裝置及系統是包括如下方式實現的:
一種輸油泵機組探針式狀態監測預警系統,所述系統包括狀態監測子系統、振動監測子系統、SCADA子系統以及探針,所述振動監測子系統包括開放接口,所述狀態監測子系統通過探針與所述振動監測子系統的開放接口連接;其中,
所述振動監測子系統用于采集輸油泵機組的振動參數的監測數據;
所述SCADA子系統用于采集輸油泵機組的運行參數的監測數據;
所述狀態監測子系統用于從所述SCADA子系統獲取運行參數的監測數據,以及,利用所述探針從所述振動監測子系統獲取振動參數的監測數據;
所述狀態監測子系統用于利用所述運行參數的監測數據以及振動參數的監測數據對所述輸油泵機組的運行狀態進行監測。
本說明書提供的所述系統的另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狀態監測子系統包括數據獲取模塊、數據存儲模塊以及狀態監測模塊,其中,
所述數據獲取模塊用于從所述SCADA子系統獲取運行參數的監測數據,以及,利用所述探針從所述振動監測子系統獲取振動參數的監測數據;并將所述運行參數的監測數據及振動參數的監測數據發送給所述數據存儲模塊;
所述數據存儲模塊用于接收并基于預設存儲規則存儲所述運行參數的監測數據及振動參數的監測數據,其中,所述預設存儲規則包括基于站場作為父節點、輸油泵機組作為第一子節點、監測參數類型作為第二子節點、測試點作為第三子節點對監測數據進行存儲;
所述狀態監測模塊用于根據所述預設存儲規則中各節點對應的檢索信息從所述數據存儲模塊調取各輸油泵機組的運行參數的監測數據及振動參數的監測數據,以對所述輸油泵機組的運行狀態進行監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未經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5786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