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秦皮素在抗水產動物無乳鏈球菌感染中的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57072.5 | 申請日: | 2020-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1067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08 |
| 發明(設計)人: | 董靖;艾曉輝;劉永濤;胥寧;楊秋紅;楊移斌;周順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61K31/366 | 分類號: | A61K31/366;A61P31/04;A23K50/80;A23K20/195 |
| 代理公司: | 武漢宇晨專利事務所 42001 | 代理人: | 江麗麗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秦皮 水產 動物 鏈球菌 感染 中的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秦皮素在抗水產動物無乳鏈球菌感染中的應用,秦皮素能通過抑制分選酶A活性降低無乳鏈球菌的粘附作用,從而降低無乳鏈球菌對水產動物的致病力,本發明通過羅非魚無乳鏈球菌感染模型證實了秦皮素可以對羅非魚無乳鏈球菌感染起到治療作用,秦皮素為白蠟樹樹皮的主要化學成分,無毒副作用和殘留,可以作為藥物制劑和飼料添加劑用于水產動物無乳鏈球菌病的預防和治療。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水產養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秦皮素在制備預防或治療水產動物無乳鏈球菌感染的藥物中的應用,或作為抗無乳鏈球菌感染的水產飼料添加劑。
背景技術
白蠟樹又名青榔木、白荊樹,屬于木犀科落葉喬木,在我國的栽培歷史悠久,分布地區廣泛,其中白蠟樹樹皮多做藥用。白蠟樹皮性微溫,味辛,無毒;歸肝、膽、大腸經。主要用來治療瘧疾、月經不調和小兒頭瘡。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白蠟皮具有消炎鎮痛、影響尿量及尿酸排泄等功能。在臨床上常用于治療細菌性痢疾、慢性氣管炎等疾病,具有較好的作用。
無乳鏈球菌是一種常見的條件性致病菌,屬于B族鏈球菌,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能導致陸生動物、魚類和人的多種感染,是一種典型的人-獸-魚共患病原菌。在水產養殖中,無乳鏈球菌能感染多種養殖魚類,是羅非魚的主要病原菌之一,給我國淡水養殖業的健康發展帶來嚴重的威脅。此外,由于無乳鏈球菌能導致陸生動物和人的多種感染,而近年來水產品的消費量逐年遞增,因此無乳鏈球菌的感染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無乳鏈球菌成為影響食品安全和公共安全的隱患之一。因此,加強對水產養殖環境中無乳鏈球菌的控制對于羅非魚的健康養殖和人類健康都具有重要意義。化學抗菌藥物是水產養殖中用于治療養殖動物細菌性感染的主要手段,但由于抗菌藥物的不合理使用導致病原菌耐藥性的出現,甚至有多重耐藥菌產生,導致細菌性疾病的治療越發困難。此外,水產源耐藥菌的耐藥基因一旦與人源病原菌交換或傳播,會導致人源病原菌耐藥性的產生或加重。抗菌藥物的大量使用不僅導致了嚴重的耐藥性,盲目提高劑量還導致了化學抗菌藥物在魚體中的殘留,導致殘留和風險和對水產品品質的潛在影響。因此加強對水產源病原菌的控制對于水產養殖、人類健康和食品安全都具有重要的意義。羅非魚無乳鏈球菌病的治療主要以來化學抗菌藥物,不僅治療效果差而且導致了耐藥菌的產生,嚴重損害了羅非魚的健康養殖。因此,亟待研發全新機制的藥物來替代化學抗菌藥物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
分選酶是革蘭氏陽性細菌將表面致病性蛋白錨定到細胞壁上的關鍵酶,是抗革蘭氏陽性菌藥物研發的新靶標。分選酶A介導的表面蛋白主要與無乳鏈球菌的粘附和侵襲相關,粘附和侵襲是感染的第一步。因此,開展以分選酶A為靶標的藥物篩選對于控制水產養殖動物無乳鏈球菌感染具有廣闊的前景和重要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秦皮素在抗水產動物無乳鏈球菌感染中的應用,秦皮素能抑制無乳鏈球菌分選酶A的活性,進一步降低無乳鏈球菌對水產動物的粘附作用,從而降低其致病力。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秦皮素在抗水產動物無乳鏈球菌感染中的應用:經實驗證實,當秦皮素濃度達到8μg/mL以上時,對分選酶A的催化活性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當秦皮素濃度達到8μg/mL以上時,可以極顯著的抑制無乳鏈球菌對纖維蛋白原和纖連蛋白的粘附;已感染無乳鏈球菌的羅非魚灌服50mg/kg劑量的秦皮素,每12h使用一次,連續使用3天,羅非魚在第5天的死亡率由對照組的100%降至40%,說明秦皮素對無乳鏈球菌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秦皮素為中藥白蠟樹皮的主要化學成分,無毒副作用和殘留,可以作為藥物制劑和飼料添加劑用于水產動物無乳鏈球菌病的預防和治療。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及有益效果:使用劑量低,治療效果好,不容易使病原菌產生耐藥性,主要成分為中藥來源的天然化合物,對魚體、人及環境沒有毒性作用,沒有藥物殘留的風險。
附圖說明
圖1為秦皮素對分選酶A催化活性的影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未經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5707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