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低電流檢測的系統和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56938.0 | 申請日: | 2020-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61956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2-03 |
| 發明(設計)人: | 羅強;方烈義 | 申請(專利權)人: | 昂寶電子(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10/42 | 分類號: | H01M10/42;H02J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東方億思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林強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東新區***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電流 檢測 系統 方法 | ||
1.一種用于對一個或多個電池進行充電或放電的電池管理系統,所述系統包括:
第一晶體管,包括第一晶體管端子、第二晶體管端子和第三晶體管端子,所述第二晶體管端子被配置為接收第一驅動信號;
第二晶體管,包括第四晶體管端子、第五晶體管端子和第六晶體管端子,所述第五晶體管端子被配置為接收第二驅動信號;
突發模式檢測器,被配置為接收所述第一驅動信號,并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第一驅動信號來生成突發模式檢測信號;以及
驅動信號生成器,被配置為接收所述突發模式檢測信號,并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突發模式檢測信號來生成所述第一驅動信號和所述第二驅動信號;
其中:
所述第二晶體管的所述第四晶體管端子連接至所述第一晶體管的所述第三晶體管端子;并且
所述第三晶體管端子和所述第四晶體管端子通過電感器耦合至一個或多個電池的第一電池端子,所述一個或多個電池還包括第二電池端子;
其中,所述突發模式檢測器還被配置為:
確定所述第一驅動信號的一個或多個連續周期的第一數量,在所述一個或多個連續周期的每個周期期間,所述第一驅動信號在第一邏輯電平和第二邏輯電平之間切換;
確定所述第一驅動信號的一個或多個跳過周期的第二數量,在所述一個或多個跳過周期的每個周期期間,所述第一驅動信號保持在所述第一邏輯電平;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一個或多個連續周期的所述第一數量和所述一個或多個跳過周期的所述第二數量,確定由所述第三晶體管端子和所述第四晶體管端子提供給所述電感器的或由所述第三晶體管端子和所述第四晶體管端子從所述電感器接收的電感器電流的平均幅度是否小于預定電流閾值;并且
如果所述電感器電流的所述平均幅度小于所述預定電流閾值,則生成所述突發模式檢測信號,以使所述驅動信號生成器停止對所述第一驅動信號的第一調制并停止對所述第二驅動信號的第二調制;
其中,所述驅動信號生成器還被配置為:如果所述電感器電流的所述平均幅度小于所述預定電流閾值,則響應于所述突發模式檢測信號,停止對所述第一驅動信號的所述第一調制和對所述第二驅動信號的所述第二調制,以使所述第一晶體管和所述第二晶體管保持關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管理系統,其中,所述第一晶體管的所述第一晶體管端子被配置為從電源接收輸入電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管理系統,其中,所述第二晶體管的所述第六晶體管端子被配置為向負載提供輸出電壓。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管理系統,其中:
所述第二晶體管的所述第六晶體管端子耦合至所述一個或多個電池的所述第二電池端子;并且
所述第二晶體管的所述第六晶體管端子被偏置到預定電壓。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管理系統,其中:
所述第一晶體管的所述第一晶體管端子耦合至所述一個或多個電池的所述第二電池端子;并且
所述第一晶體管的所述第一晶體管端子被偏置到預定電壓。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管理系統,并且還包括:
零電流檢測器,被配置為:接收電壓信號、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電壓信號來確定所述電感器電流是否等于零、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電感器電流是否被確定為等于零來生成零電流檢測信號。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池管理系統,其中,所述驅動信號生成器還被配置為:接收所述零電流檢測信號,并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突發模式檢測信號和所述零電流檢測信號來生成所述第一驅動信號和所述第二驅動信號。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管理系統,其中,所述突發模式檢測器還被配置為:
接收至少一個時鐘信號;并且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第一驅動信號和所述時鐘信號來生成所述突發模式檢測信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昂寶電子(上海)有限公司,未經昂寶電子(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56938.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塑料機用熔膠筒及其生產工藝
- 下一篇:顆粒混合物和射出成型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