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垃圾分類收集轉運的垃圾車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55267.6 | 申請日: | 2020-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8680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01 |
| 發明(設計)人: | 謝洋洋;姚冰川;史科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市漢福專用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F3/00 | 分類號: | B65F3/00;B65F3/08;B65F3/10 |
| 代理公司: | 武漢藍寶石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謝洋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垃圾 分類 收集 轉運 垃圾車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垃圾分類收集轉運的垃圾車,包括底盤和副車架,所述副車架上活動連接有垃圾箱,所述垃圾箱上安裝有裝卸垃圾桶的垃圾桶固定機構和提升機構,在垃圾箱頂部開設有進料口,所述副車架上安裝有驅動垃圾箱卸料的自卸機構,所述垃圾箱內固定安裝有隔板,將垃圾箱分隔為左倉和右倉,所述左倉和右倉的體積不相等;所述進料口處設置有導流板機構,用于將垃圾桶傾卸的垃圾按類別導入左倉或右倉內。本發明可實現垃圾的分類傾倒,而且整車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整車性價比高,而且空間利用合理,極大降低了運營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專用車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垃圾分類收集轉運的垃圾車。
背景技術
隨著城市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國內生活垃圾總量也在每年遞增。近年來,各地政府逐漸重視生活垃圾的分類處理,讓生活垃圾變廢為寶,進而實現垃圾的資源化。目前,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最新要求,國內46個重點城市通用生活垃圾四分法,即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其他垃圾。生活垃圾分類,是根據垃圾的來源、組成及其利用價值等,在源頭上分類投放,中端分類收集、轉運,末端分類科學處置,確保垃圾回收利用的無害化、資源化。
針對垃圾的分類收集、轉運,目前市場上采取的一種措施是配置多臺垃圾收集車,每臺車收集一類垃圾;另一種措施是使用分類垃圾收集車,該種車型擁有至少兩個獨立垃圾箱,相比傳統的垃圾收集車,工作效率有所提高。
采用多臺垃圾車收集轉運的問題在于,在垃圾分類的收集轉運過程中,所需車輛臺數較多,用車成本高。
而采用分類垃圾車則存在以下問題:首先,現有的分類垃圾收集車,多采用兩個獨立的箱體,配備兩套提升機構和兩套垃圾桶固定機構,整車結構復雜,自重較大,影響垃圾裝載量。其次,因采用兩套液壓系統來實現整車功能,該車的液壓系統維修率增高,車輛操作相對繁瑣。最后,現有的分類垃圾收集車,一般前部的箱體采用側面傾倒垃圾方式,此方式不易與垃圾站對接,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前部箱體與后部箱體傾倒方式不一致,需反復移動車輛,影響工作效率。
發明人還發現,在生活垃圾實施分類后,垃圾總量不變,但各類垃圾的分量較小,且體積與產生的量嚴重不均。現有的垃圾分類收集車車廂容積較大,車廂的分類區域布局并不合理,導致收集分類垃圾時,車廂空間和功能得不到完全利用,提高了用車成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垃圾分類收集轉運的垃圾車,可實現垃圾的分類傾倒,而且整車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整車性價比高,而且空間利用合理,極大降低了運營成本。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垃圾分類收集轉運的垃圾車,包括底盤和副車架,所述副車架上活動連接有垃圾箱,所述垃圾箱上安裝有裝卸垃圾桶的垃圾桶固定機構和提升機構,在垃圾箱頂部開設有進料口,所述副車架上安裝有驅動垃圾箱卸料的自卸機構,所述垃圾箱內固定安裝有隔板,將垃圾箱分隔為左倉和右倉,所述左倉和右倉的體積不相等;所述進料口處設置有導流板機構,用于將垃圾桶傾卸的垃圾按類別導入左倉或右倉內。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發明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進一步,所述左倉和右倉的體積比為1.2~2:1。
進一步,所述導流板機構包括有“V”形容料槽,所述容料槽兩側分別設置有開口,所述兩側的開口分別連通左倉和右倉,所述容料槽底部轉動連接有翻板,用于密封容料槽一側的開口。
優選的,所述容料槽底部安裝設置有轉軸,所述翻板與轉軸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垃圾車還包括有驅動轉軸旋轉的頂推液壓缸,所述轉軸固定連接有推桿,所述頂推液壓缸一端鉸接在垃圾箱的箱體上,另一端與推桿的外端鉸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市漢福專用車有限公司,未經武漢市漢福專用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5526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