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采用還原裂解法使廢舊輪胎資源化的處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55242.6 | 申請日: | 2020-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1968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2 |
| 發明(設計)人: | 盧岳峰;王子鳴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盛弘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0B53/07 | 分類號: | C10B53/07;C10B5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悅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344 | 代理人: | 潘幗萍 |
| 地址: | 201801 上海市嘉定***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采用 還原 裂解 廢舊 輪胎 資源 處理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采用還原裂解法使廢舊輪胎資源化的處理方法,包括鋼絲剝離裝置、進料裝置和裂解反應轉化裝置,裂解反應轉化裝置包括一級移動床反應器、二級移動床反應器和三級移動床反應器,一級移動床反應器和二級移動床反應器之間設有第一物料平衡控制裝置,二級移動床反應器和三級移動床反應器之間設有第二物料平衡控制裝置,保持一級移動床反應器中出料和二級移動床反應器中進料處于平衡狀態,第二物料平衡控制裝置控制二級移動床反應器中物料的出料,保持二級移動床反應器中出料和三級移動床反應器中的進料處于平衡狀態,使一級移動床反應器、二級移動床反應器和三級移動床反應器之間達到系統平衡。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廢舊輪胎回收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采用還原裂解法使廢舊輪胎資源化的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現代化進步程度越來越快,一方面橡膠工業蓬勃發展,橡膠制品被普遍用于各種行業;另一方面,由于橡膠不易腐化,廢舊制品與日俱增,已成為環境衛生的一大公害,被人們稱之為黑色污染。廢舊輪胎回收再利用時,由于廢舊輪胎中的鋼絲很難取出,所以是先將廢舊輪胎直接切成塊后進行破膠制粉成為膠粉和鋼絲、纖維的混合物,再經分離設備分離出鋼絲和纖維,這樣的生產裝置過程復雜,制造成本高,人工投入大。
其中,廢舊輪胎如果長時間被丟棄或者露天堆放,不僅會污染環境,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更是一種對可回收資源的極大浪費,所以廢舊輪胎的回收和資源化再利用處理是一個備受全世界關注的環保話題。現有的廢舊輪胎回收利用工藝水平層次不齊,回收效果和生產效益也各有差異,而廢舊輪胎的裂解回收處理工藝是效果較優、對環境無二次污染、安全性較高的處理方式。現有的廢舊輪胎裂解處理裝置往往是非連續式的,雖能達到裂解工藝的要求,但是能耗較高,不能連續式生產,裂解產物回收利用不夠充分。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采用還原裂解法使廢舊輪胎資源化的處理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該處理方法中包括輪胎的鋼絲剝離裝置,所述鋼絲剝離裝置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頂部固定安裝有殼體,所述殼體的一側內壁上固定安裝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軸上焊接有旋轉軸,且旋轉軸的一端和殼體的一側內壁轉動連接,旋轉軸的外側固定套設有隔板,且隔板的側邊和殼體的側壁的間隙距離小于五厘米,所述殼體的頂部內壁上滑動連接有對稱設置的兩個破碎板,且兩個破碎板相互靠近的一側均固定安裝多個破碎片,兩個破碎板上的破碎片交錯設置,兩個破碎板相互遠離的一側均固定連接有推動組件,所述殼體內轉動連接有對稱設置的兩個剝離輥筒,所述剝離輥筒的一端延伸至殼體的一側并固定連接有動力組件,剝離鋼絲后將輪胎粉碎為粒徑依次為200mm、100mm、50mm的顆粒物,
用于將粉碎后輪胎顆粒物提升至裂解反應裝置的進料裝置,
用于將輪胎顆粒進行加熱裂解的裂解反應轉化裝置,
所述裂解反應轉化裝置包括一級移動床反應器、二級移動床反應器和三級移動床反應器,
所述一級移動床反應器和二級移動床反應器的外壁均設有保溫層,所述三級移動床反應器的外壁環設有用于點火加熱的腔室,
所述一級移動床反應器和二級移動床反應器之間設有第一物料平衡控制裝置,二級移動床反應器和三級移動床反應器之間設有第二物料平衡控制裝置,所述第一物料平衡控制裝置控制一級移動床反應器中物料的出料,保持一級移動床反應器中出料和二級移動床反應器中進料處于平衡狀態,所述第二物料平衡控制裝置控制二級移動床反應器中物料的出料,保持二級移動床反應器中出料和三級移動床反應器中的進料處于平衡狀態,從而使一級移動床反應器、二級移動床反應器和三級移動床反應器之間達到整個反應系統平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盛弘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盛弘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5524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