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子霧化裝置及其霧化器、霧化組件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54809.8 | 申請日: | 2020-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0967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08 |
| 發明(設計)人: | 李小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麥克韋爾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4F40/46 | 分類號: | A24F40/46;A24F40/48;A24F40/4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達知識產權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張約宗 |
| 地址: | 518102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子 霧化 裝置 及其 霧化器 組件 | ||
1.一種霧化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復合式吸液結構(41)以及發熱體(42);
所述復合式吸液結構(41)包括硬質的第一吸液體(411)、以及與所述第一吸液體(411)組合一起軟質的第二吸液體(412);所述第一吸液體(411)包括供霧化汽逸出的第一霧化面(4113),所述第二吸液體(412)包括供霧化汽逸出的第二霧化面(4123);
所述發熱體(42)包括發熱部(421);所述發熱部(421)與所述第一吸液體(411)的所述第一霧化面(4113)和所述第二吸液體(412)的所述第二霧化面(4123)接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霧化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液體(411)和所述第二吸液體(412)相互嵌套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霧化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液體(411)包括與所述第一霧化面(4113)相平行的第一吸液面(4114);
所述第一吸液體(411)上設有通孔(4111),所述通孔(4111)由所述第一吸液體(411)的所述第一吸液面(4114)貫通至所述第一吸液體(411)的所述第一霧化面(4113);
所述第二吸液體(412)包括插入所述通孔(4111)中的插接部(4122);
所述第二吸液體(412)包括與所述第二霧化面(4123)相平行的第二吸液面(4124);
所述第二吸液體(412)包括設置于所述第一吸液體(411)一側的導液部(4121),所述導液部(4121)覆蓋所述第一吸液面(4114)。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霧化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液體(411)設有通孔(4111),
所述通孔(4111)相對設置的兩側壁上設有與所述通孔(4111)連通的過孔(4112);
所述發熱部(421)設置于所述通孔(4111)的內側;
所述第二吸液體(412)套設于所述第一吸液體(411)外圍,所述第二吸液體(412)的內側壁設有穿入所述過孔(4112)設置的插接部(4122);
所述第二吸液體(412)包括與所述第二霧化面(4123)對應設置的第二吸液面(4124);
所述第二吸液體(412)包括設置于所述第一吸液體(411)一側的導液部(4121),所述導液部(4121)覆蓋所述第一吸液面(4114)。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霧化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霧化面(4113)位于所述第二霧化面(4123)的外周。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霧化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霧化面(4113)與所述第二霧化面(4123)齊平或者略低于所述第二霧化面(4123)。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霧化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液體(411)為燒結式多孔體;
和/或,所述第二吸液體(412)為纖維狀或海綿狀或泡沫狀材料。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霧化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燒結式多孔體(411)為陶瓷多孔體、玻璃多孔體、或者玻璃陶瓷多孔體。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霧化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發熱體(42)與所述第一吸液體(411)一體成型。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霧化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發熱體(42)還包括設置于所述發熱部(421)兩相對側的導電連接部(422);所述導電連接部(422)置于所述第一霧化面(4113)上。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霧化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發熱部(421)呈縱長片狀;
所述發熱部(421)包括至少兩個相互平行的平直部(4211)以及將至少兩個平直部(4211)串聯的至少一個彎曲部(421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麥克韋爾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麥克韋爾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54809.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