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鎳鈷多金屬氧化礦還原富集和回收鎳鈷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54219.5 | 申請日: | 2020-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7238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09 | 
| 發明(設計)人: | 蔣訓雄;趙峰;張登高;蔣偉;汪勝東;馮林永;李達 | 申請(專利權)人: | 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 | 
| 主分類號: | C22B1/02 | 分類號: | C22B1/02;C22B3/08;C22B3/10;C22B3/14;C22B23/00;C22B47/00;B03B7/00;B03C1/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凱特來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鄭立明;李闖 | 
| 地址: | 100160 北京市豐臺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鎳鈷多 金屬 氧化 還原 富集 回收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鎳鈷多金屬氧化礦還原富集和回收鎳鈷的方法,包括:將鎳鈷多金屬氧化礦破碎、細磨后,與碳質還原劑、金屬化助劑和水混合均勻,制成生球團;將生球團進行干燥預熱處理后,轉入內襯為碳質耐火材料或含碳復合耐火材料的還原設備中,并在900~1250℃下進行還原焙燒,得到金屬化球團;將金屬化球團冷卻、破碎、細磨,然后進行磁選或重選分離,得到鎳鈷混合精礦和中礦;對所述中礦進行掃選,得到掃選精礦和掃選尾礦;所述掃選精礦返回進行制團。本發明還原焙燒得到的金屬化球團易于破碎、磨礦,選礦得到的細粒鎳鈷混合精礦可直接用于酸浸或氨浸提取鎳、鈷、銅等金屬,工藝簡單,能耗低,焙燒料不粘爐襯,設備易于實現。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鎳鈷多金屬氧化礦選礦與冶金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鎳鈷多金屬氧化礦還原富集和回收鎳鈷的方法。
背景技術
鎳和鈷是鋰電池、高性能合金的重要原料。海底多金屬結核、海底富鈷結殼、鈷土礦、紅土鎳礦都是富含鎳鈷的鎳鈷多金屬氧化礦,是鎳鈷的重要來源。此類礦石的特點是多金屬伴生、品位低,除含有鎳、鈷、銅外,還含有大量鐵和錳等元素,由于礦物嵌布特征復雜,直接選礦難以分離富集鎳、鈷、銅,一般是直接采用冶金工藝處理,主要方法有:高溫高壓浸出法、配加還原劑常壓浸出法、還原焙燒——浸出法、熔煉法等工藝。但是直接冶煉需要投入大量還原劑和冶煉助劑,成本較高,處理量大,經濟性差。
鎳鈷多金屬氧化礦中的鎳、鈷、銅、鐵等較易于被炭、一氧化碳、氫氣等還原為金屬,但在還原焙燒溫度較低時,雖然鎳、鈷、銅、鐵可以被還原成金屬,但難以從渣相中游離出來和聚集長大,一般選礦方法難以從還原焙砂中分離富集金屬,仍然需要將全部還原焙砂進行濕法浸出以回收其中的鎳鈷銅及錳,無法實現錳的預先分離,如還原焙燒——氨浸工藝和還原焙燒——酸浸工藝。而直接高溫還原熔煉,或者先還原焙燒然后電爐熔分,雖然容易得到含鎳鈷銅的合金和含錳的爐渣,但出爐冷卻后的合金和爐渣質地堅硬,后續的破碎和磨礦難度大、成本高,不利于分別進行濕法浸出。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不足之處,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鎳鈷多金屬氧化礦還原富集和回收鎳鈷的方法,不僅鎳、鈷等被還原成的金屬可以從渣相中游離出來并聚集長大,而且還原焙燒得到的金屬化球團易于破碎、磨礦,選礦得到的鎳鈷混合精礦可直接用于酸浸或氨浸提取鎳、鈷等金屬,工藝簡單,能耗低,焙燒料不粘爐襯,設備易于實現。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鎳鈷多金屬氧化礦還原富集和回收鎳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制團:將鎳鈷多金屬氧化礦破碎、細磨后,與碳質還原劑和水混合均勻,并制成生球團;
步驟2、金屬化還原焙燒:將步驟1制成的生球團進行干燥預熱處理后,轉入內襯為碳質耐火材料或含碳復合耐火材料的還原設備中,并在900~1250℃下進行還原焙燒,從而得到金屬化球團;
步驟3、選礦分離:將步驟2得到的金屬化球團冷卻、破碎、細磨,然后進行磁選或重選分離,從而得到鎳鈷混合精礦和中礦;
步驟4、掃選:對步驟3得到的中礦進行掃選,從而得到掃選精礦和掃選尾礦;所述掃選精礦返回步驟1進行制團。
優選地,還包括:步驟5、將步驟3得到的鎳鈷混合精礦,用硫酸溶液或鹽酸溶液或氨性溶液進行漿化、浸出,然后凈化、分離回收鎳和鈷。
優選地,所述掃選尾礦為富錳渣,富錳渣用于進一步冶煉提取錳。
優選地,所述鎳鈷多金屬氧化礦為海底多金屬結核、海底富鈷結殼中的一種或兩種的混合物;步驟1中,鎳鈷多金屬氧化礦破碎、細磨至粒度為1mm以下。
優選地,步驟1中,所述碳質還原劑為煤、焦炭、生物質燃料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碳質還原劑的加入量為鎳鈷多金屬氧化礦總質量的5%~2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未經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5421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視頻會議投影固定裝置
 - 下一篇:一種抗生素廢水的處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