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上漂浮式智能休閑平臺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53759.1 | 申請日: | 2020-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3214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5 |
| 發明(設計)人: | 梅長茂 | 申請(專利權)人: | 梅長茂 |
| 主分類號: | B63B35/44 | 分類號: | B63B35/44;B63B29/04;B63J2/12;H02J3/38;H02S20/30;H02S40/32;H02J7/35;E05F15/73;E05F15/42;F24D15/04;F25B30/06;F24T10/13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晉安***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上 漂浮 智能 休閑 平臺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水上漂浮式智能休閑平臺,包括休閑平臺、浮力系統、安全系統、能源系統、供熱制冷系統以及智能控制系統,所述休閑平臺由休閑桌椅、地面觀賞魚池、景觀花池、防雨遮陽機構組成;所述浮力系統由浮體組成,浮潛于水中;所述安全系統由限位調節系統、防誤開安全門以及防側翻系統組成。該水上漂浮式智能休閑平臺,根據海洋工程學技術原理,嚴格執行水上懸浮平臺技術規范;不占用土地指標、不影響水域生態功能、不對水體直接排放;具有平臺旋轉、聲光電、噴泉、冷暖調溫、自媒體互動、呼叫服務以及應急響應等功能,解決了水上休閑功能的不足,大大增強了水上漂浮式智能休閑平臺的生態延展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上休閑裝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水上漂浮式智能休閑平臺。
背景技術
自古以來,人類就有親近自然的本性,世界上的幾大文明都和水有關系,最初的人類城市大多也形成于水域周邊。正所謂:綠水青山、金山碧水,山為骨、水為脈、山清水秀。
當今的文化旅游方興未艾,水域休閑需求空間巨大;但在發展此類項目的同時,更要注意生態環保,其核心是尊重環境的自然承載能力,構建可持續的產業生態和。因此,從生態景觀出發,重點打造生態旅游產品是休閑旅游開發的基本方向。創意的本質在于尋求特色和差異,在對自然和人文資源充分保護的基礎上,做到生態優先、保護第一。
傳統的水上平臺功能單調,能源利用缺失,更缺乏遮陽、避雨、調溫、多媒體自動化等實用功能,使用感官較差。
發明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水上漂浮式智能休閑平臺,具備多功能、環保節能、安全便捷等優點,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水上漂浮式智能休閑平臺,包括休閑平臺、浮力系統、安全系統、能源系統、供熱制冷系統以及智能控制系統,所述休閑平臺由休閑桌椅、地面觀賞魚池、景觀花池、防雨遮陽機構組成;所述浮力系統由浮體組成,浮潛于水中;所述安全系統由限位調節系統、防誤開安全門以及防側翻系統組成;所述能源系統由光伏、風力發電機以及蓄電池提供;所述供熱制冷系統由地源熱泵和設于防雨遮陽機構中的隔熱通風夾層構成;所述智能控制系統由水下驅動電機、地源熱泵、聲光電系統、噴水系統、水下測控系統、多媒體系統、控制系統、傳輸系統組成,能源系統產生的電能,在智能控制系統的調控下向用電端輸送,其中,水下電機獲電驅動休閑平臺旋轉,地源熱泵獲電啟動并為休閑平臺供暖或降溫,聲光電、多媒體系統在智能控制屏的操作下通過有線和無線傳輸,發送指令到終端設備獲取聲光電、多媒體體驗。
優選的,所述休閑桌椅中的座椅呈環繞分布,且智能控制屏安裝于休閑桌上,通過觸屏實現互動管理;所述地面觀賞魚池頂部覆蓋安全玻璃蓋板作為地面,所述地面觀賞魚池中設有清污下沉凹槽和水循環處理排水口,控制池水清潔美觀,所述地面觀賞魚池為耐腐蝕復合材料制作的上下雙層結構,且上層密閉養魚池刷有防污涂層,并且下層為內填充輕型材料的中空結構,所述地面觀賞魚池的中部豎直安插有限位套管,利用限位套管露出地面部分支撐休閑桌,所述套管設有帶限位阻尼橡膠圈,套管與阻尼橡膠圈之間留有緩沖間隙,風浪作用下多層緩沖間隙起到消減波浪力的沖擊作用;所述地面觀賞魚池的底部設帶加強筋的可拆卸蓋板,加強筋與安全系統由限位裝置連接,且蓋板的邊緣設有半封閉的螺旋槳驅動機構,通過智能控制終端可驅動休閑平臺低速旋轉;所述景觀花池上部的花槽底部設有排水裝置,且景觀花池的外側水中設有噴水系統,并且噴水方向朝向平臺外側;所述防雨遮陽機構采用復合纖維瓦封蓋,支撐于景觀花池內側,支撐柱之間跨接橫梁,遮陽、遮風簾設于立柱上方橫梁暗槽,支撐柱上設有導軌,可安裝隔斷。
優選的,所述浮體由休閑平臺下部的內填充輕型發泡材料的箱體(一)和潛于水下的底層內填充中空內腔雙層結構帶加強筋的箱體(二)組成,所述浮體的吃水部分呈圓形,所述加強筋呈順時針弧線分布,減少平臺旋轉阻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梅長茂,未經梅長茂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5375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