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礦區瓦斯災害差異化防控技術“4+18”分級模型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53077.0 | 申請日: | 2020-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4169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5 |
| 發明(設計)人: | 李成武;程昌昊;解北京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
| 主分類號: | G06F30/20 | 分類號: | G06F30/20;G06Q10/06;G06Q50/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8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礦區 瓦斯 災害 異化 技術 18 分級 模型 | ||
一種礦區瓦斯災害差異化防控技術“4+18”分級模型。旨在對現有技術進行梳理,研究各項技術的特點、適用地質區域、災害類型、人員隊伍結構、技術前期積累、實施的時間過程、技術成熟期、實施達到的目標等技術指標,以便具有差異化瓦斯災害的礦井有針對性地進行使用。同時,對已經實施過的瓦斯治理技術,進行技術特征指標分類提取,建立一套技術體系,結合所選取技術的合適程度,提前對采取該項技術的結果有一個預判,以便提前采取針對措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信息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礦區瓦斯災害差異化防控技術
“4+18”分級模型。
背景技術
多年來,隨著我國煤炭行業的穩步發展,許多礦區(如陽泉礦區)已經形成了包括遠距離保護層開采及高抽巷卸壓抽采、Y型通風、沿空留巷、小煤柱開采、底抽巷穿層鉆孔預抽、煤層增透強化抽采、地面井抽采等一系列瓦斯治理技術措施。但是,這些技術仍然存在成果零散、技術適用條件模糊、技術適用要求不明確等諸多問題。
為了取得更好的應用效果,首先需要對現有技術進行梳理,研究各項技術的特點、適用地質區域、災害類型、人員隊伍結構、技術前期積累、實施的時間過程、技術成熟期、實施達到的目標等技術指標,以便具有差異化瓦斯災害的礦井有針對性地進行使用。
其次需要對于礦區以往進行的,已經實施過的瓦斯治理技術,進行技術特征指標分類提取,建立一套技術體系,使礦井在選擇實施哪項技術時,有可靠的依據。同時礦井也可以針對自身的特點,結合所選取技術的能夠解決問題的程度,提前對采取該項技術的結果有一個預判,以便提前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礦區瓦斯災害差異化防控技術“4+18”分級模型。所述技術方案如下:
首先,需要對瓦斯災害差異化防控技術體系的適用條件進行分類研究。
瓦斯災害差異化防控技術適用條件是研究瓦斯災害差異化防控技術體系的核心內容。
在眾多的瓦斯防控技術中,有瓦斯參數預測、瓦斯地質條件判斷、瓦斯災害預警、瓦斯抽放、防突措施等多種不同類別的技術;這些技術中,對于生產階段,有的適用于新建礦井的、有的適用于生產礦井的、有的適用于水平延伸的;
對于災害屬性,有的適用于高瓦斯礦井、有的適用于突出礦井、有的適用于瓦斯較低的礦井;對于災害類別,有的適用于瓦斯異常預警、有的適用于突出災害預測等等;不同的瓦斯防控技術的適用條件差異很大。
所以一個礦井要選擇一個適用于自己本礦井的瓦斯防治技術,必須在深入了解本礦井的自然條件和生產條件的基礎上,針對不同的瓦斯風險防控技術,在各種屬性分類下的適用條件,才能確定好適用于自己本礦井的技術。
為了更好的在瓦斯災害差異化煤層中選擇最佳的防控技術,必須研究瓦斯災害差異化防控技術的適用條件,探討礦區瓦斯災害差異化礦井和瓦斯防控技術之間的匹配特征,分析不同技術的適用條件,根據瓦斯災害差異化礦井的分類結果建立不同風險等級下的瓦斯防控技術體系。
其次,需要對瓦斯災害差異化防控技術基礎進行分類研究。
每一項技術的實施,要有相應的技術基礎;由于煤礦地質條件復雜、瓦斯賦存差異較大、礦井生產狀況不同、生產工藝不同、人員構成及素質有較大的差異,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技術都能夠試用于各類礦井;
在技術研究和實施過程中,有的技術在某些礦井實施效果較好,而在與其相近的另一些礦井實施效果較差。當然影響因素是很多的,但是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技術基礎的影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未經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5307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