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顯示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52593.1 | 申請日: | 2020-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2218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11 |
| 發明(設計)人: | 金貴鉉;崔國鉉;康宇建;樸慶元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星顯示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1362 | 分類號: | G02F1/1362;G09G3/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嚴芬;宋志強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顯示 設備 | ||
一種顯示設備包括以下元件:像素電極;第一數據線,電連接到像素電極;第二數據線,與像素電極相鄰而不電連接到像素電極;第一感測電極,與像素電極直接布置在同一絕緣層上;第二感測電極,與第一感測電極直接布置在同一絕緣層上,并且與第一感測電極分隔開預定距離;以及第三感測電極,與第一數據線和第二數據線直接布置在同一絕緣層上,與第一感測電極部分地重疊以形成第一感測電容器,并且與第二感測電極部分地重疊以形成第二感測電容器。
技術領域
技術領域涉及顯示設備。
背景技術
諸如液晶顯示設備的顯示設備可以包括像素電極、公共電極以及置于電極之間的液晶層。液晶層的液晶分子根據被施加到電極的電壓重新排列,用于調節光的透射率以顯示圖像。
在液晶顯示器中,為了防止液晶層的劣化,可以針對每個像素列反轉一個或多個電壓的極性。寄生電容器可以形成在像素電極與相鄰的數據線之間。由于寄生電容器,正極性或負極性的電壓偏差可能出現在像素電壓中。在針對每個像素列反轉電壓的極性時,數據線針對一幀保持相同的極性。電壓偏差可能在顯示圖像中引起不期望的垂直串擾。結果,圖像顯示質量可能不令人滿意。
在此背景技術部分中公開的上述信息用于增強對本申請的背景的理解。此背景技術部分可能包含不構成在本國已被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知曉的現有技術的信息。
發明內容
實施例可以涉及能夠最小化可能由形成在像素電極和與像素電極相鄰的數據線之間的寄生電容器引起的顯示質量劣化的顯示設備。
根據實施例的顯示設備包括:像素電極;第一數據線,電連接到像素電極;第二數據線,與像素電極相鄰而不電連接到像素電極;第一感測電極,與像素電極布置在同一層上;第二感測電極,與第一感測電極布置在同一層上,并且與第一感測電極分隔開預定距離;以及第三感測電極,與第一數據線和第二數據線布置在同一層上,與第一感測電極部分地重疊以形成第一感測電容器,并且與第二感測電極部分地重疊以形成第二感測電容器。
第一感測電極可以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一連接部分和在第二方向上從第一連接部分延伸的第一延伸部分,第二感測電極可以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二連接部分和在第二方向上從第二連接部分延伸的第二延伸部分,第三感測電極可以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三連接部分和在第二方向上從第三連接部分延伸的第三延伸部分,并且第三延伸部分可以與第一延伸部分的一部分以及第二延伸部分的一部分重疊。
第二感測電容器的電容可以與形成在像素電極與第一數據線之間的第一寄生電容器的電容對應,并且第一感測電容器的電容可以與形成在像素電極與第二數據線之間的第二寄生電容器的電容對應。
當第一參考電壓被施加到第一感測電極并且第二參考電壓被施加到第二感測電極時,第一參考電壓與第二參考電壓之間的電壓可以形成在第三感測電極處。
可以進一步包括電源單元,該電源單元接收形成在第三感測電極處的電壓作為測量電壓,根據測量電壓測量形成在像素電極與第一數據線之間的第一寄生電容器的電容,并且測量形成在像素電極與第二數據線之間的第二寄生電容器的電容。
可以進一步包括存儲第一寄生電容器的電容和第二寄生電容器的電容的存儲器。
可以進一步包括信號控制器,該信號控制器在第一寄生電容器的電容大于第二寄生電容器的電容時,通過校正圖像信號生成圖像數據信號,使得低灰度的數據電壓變為更低灰度的電壓。
可以進一步包括信號控制器,該信號控制器在第二寄生電容器的電容大于第一寄生電容器的電容時,通過校正圖像信號生成圖像數據信號,使得低灰度的數據電壓變為更高灰度的電壓。
可以進一步包括信號控制器,該信號控制器在第二感測電容器的電容大于第一感測電容器的電容時,通過校正圖像信號生成圖像數據信號,使得低灰度的數據電壓變為更低灰度的電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星顯示有限公司,未經三星顯示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5259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