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窯爐廢氣高效除塵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52528.9 | 申請日: | 2020-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2894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5 |
| 發明(設計)人: | 董仕宏;吳倩倩;張世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仕凈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0/00 | 分類號: | B01D50/00;B01D53/80;B01D53/60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權航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80 | 代理人: | 蔣鳴娜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廢氣 高效 除塵 裝置 | ||
1.一種窯爐廢氣高效除塵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殼體,所述殼體包括旋風直筒(1)、支撐件、旋風錐筒(2)和旋風入風管(3),所述支撐件、所述旋風錐筒(2)和所述旋風入風管(3)均設置在所述旋風直筒(1)上;
旋轉除塵部,所述旋轉除塵部設置在所述旋風直筒(1)上,所述旋轉除塵部包括直筒旋轉除塵部和錐筒旋轉除塵部,所述直筒旋轉除塵部設置在所述旋風直筒(1)上,所述錐筒旋轉除塵部設置在所述直筒旋轉除塵部上;所述直筒旋轉除塵部包括固定架(7)、第一往復螺桿(8)、第一螺母(9)和直筒刮塵件,所述固定架(7)設置在所述旋風直筒(1)上,所述第一往復螺桿(8)設置在所述固定架(7)上,所述第一螺母(9)設置在所述第一往復螺桿(8)上,所述直筒刮塵件設置在所述第一螺母(9)上;
粉塵收集部,所述粉塵收集部設置在所述旋風錐筒(2)上,所述粉塵收集部包括排塵管(32)、蝶閥(33)和粉塵收集箱(34),所述排塵管(32)設置在所述旋風錐筒(2)上,所述蝶閥(33)和所述粉塵收集箱(34)均設置在所述排塵管(32)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窯爐廢氣高效除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風直筒(1)呈筒狀,所述旋風直筒(1)一端封閉,另一端開封;所述旋風直筒(1)一端面圓心處設置有排風貫穿孔,所述排風貫穿孔上嵌裝有排風管(31);
所述支撐件包括支撐柱(4)和固定板(5),所述支撐柱(4)設置在所述旋風直筒(1)上,所述固定板(5)設置在所述支撐柱(4);所述支撐柱(4)呈柱狀,所述支撐柱(4)長度大于所述旋風錐筒(2)長度;所述支撐柱(4)設置有多根,所述支撐柱(4)一端均勻分布固定設置在所述旋風直筒(1)另一端側壁上,并且所述支撐柱(4)軸線與所述旋風直筒(1)軸線平行;
所述固定板(5)呈矩形板狀,所述固定板(5)上設置有多個固定貫穿孔;所述固定板(5)設置有多片,所述固定板(5)逐一對應固定設置在所述支撐柱(4)另一端面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窯爐廢氣高效除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風錐筒(2)呈圓錐筒狀,所述旋風錐筒(2)大端外徑與所述旋風直筒(1)外徑相同;所述旋風錐筒(2)大端與所述旋風直筒(1)另一端固定貫通連接;
所述旋風入風管(3)呈管狀,所述旋風入風管(3)水平固定設置在所述旋風直筒(1)一端側壁上,所述旋風入風管(3)側壁與所述旋風直筒(1)切線重合;
所述旋風入風管(3)上側靠近所述旋風直筒(1)處設置有注液霧化管(6),所述注液霧化管(6)用于向廢氣中注入脫硫脫硝液。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窯爐廢氣高效除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7)呈十字形,所述固定架(7)水平固定設置在所述排風貫穿孔上;所述第一往復螺桿(8)長度不大于所述旋風直筒(1)長度,所述第一往復螺桿(8)一端固定設置在所述固定架(7)上;所述第一螺母(9)套裝在所述第一往復螺桿(8)上,并且所述第一螺母(9)與所述第一往復螺桿(8)配合。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窯爐廢氣高效除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筒刮塵件設置有多套,所述直筒刮塵件均勻固定設置在所述第一螺母(9)上;所述直筒刮塵件包括動力調整件和直筒伸縮刮塵件,所述動力調整件設置在所述第一螺母(9)上,所述直筒伸縮刮塵件設置在所述動力調整件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仕凈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蘇州仕凈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52528.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