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平變頻隔震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52103.8 | 申請日: | 2020-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3697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0 |
| 發明(設計)人: | 程永鋒;劉振林;盧智成;朱祝兵;高坡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B1/98 | 分類號: | E04B1/98;E04H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國文 |
| 地址: | 100192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平 變頻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水平變頻隔震裝置,所述隔震裝置設置于基礎與設施之間,包括:框架、多個彈性件、交叉布置的導軌和設置于所述導軌上的滑塊,所述導軌分別與所述框架的內邊框連接,所述多個彈性件的一端分別與滑塊連接,所述彈性件的另一端分別與所述框架的內邊框連接,本裝置可有效改善水平變頻隔震裝置的隔震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地震防災減災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水平變頻隔震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地震給人民的生命、財產帶來了巨大損失,經過調查發現,不僅房屋建筑在地震中損壞嚴重,作為生命線工程中的電力設施損壞現象更為嚴重,震后導致的停電嚴重影響搶險救災工作的開展。
現實中為抵御地震災害風險,采用結構設計優化是抗震技術方法之一,但優化空間有限,且經濟性較差,減小地震動能量傳輸至結構的隔震設計已成為地震防災減災領域的關鍵技術。
現階段水平隔震設計較多,但該類的橡膠或橡膠鉛芯支座隔震效率較低,為此,本發明提供一種水平變頻隔震裝置。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水平變頻隔震裝置。
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水平變頻隔震裝置,其特征在于:隔震裝置設置于基礎與設施之間,包括:框架、多個彈性件、交叉布置的導軌和設置于所述導軌上的滑塊;
所述導軌分別與所述框架的內邊框連接;所述多個彈性件的一端分別與滑塊連接,所述彈性件的另一端分別與所述框架的內邊框連接。
優選的,所述裝置還包括上層板;所述框架包括上層鋼框架板(12)和下層鋼框架板(7);
所述導軌包括上層導軌(10)和下層導軌(4);
所述上層導軌(10)的兩端與所述上層鋼框架板(12)的內邊框連接構成上層隔震機構(1);
所述下層導軌(4)的兩端與所述下層鋼框架板(7)的內邊框連接構成下層隔震機構(2);
所述上層隔震機構(1)設置于所述下層隔震機構(2)上,所述下層隔震機構(2)設置于基礎上;
所述上層板設置于所述上層隔震機構(1)上,所述設施設置于上層板上。
優選的,所述滑塊包括中心滑塊(5),所述中心滑塊(5)位于所述上層導軌(10)和下層導軌(4)的交叉處。
優選的,所述中心滑塊(5)包括兩個凹槽結構,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平面固定連接,且兩個凹槽的開口方向相互垂直;
所述第一凹槽結構的凹部朝下,卡接于下層導軌(4)上,第二凹槽結構的凹部朝上,卡接于上層導軌(10)上。
優選的,所述滑塊還包括邊滑塊;所述邊滑塊包括至少兩個上層邊滑塊(11)和兩個下層邊滑塊(7);
所述上層邊滑塊(11)和所述下層邊滑塊(7)分別位于所述上層導軌(10)和下層導軌(4)上。
優選的,所述上層邊滑塊(11)和下層邊滑塊(7)分別具有凹槽結構;
所述上層邊滑塊(11)凹槽結構的凹部朝下,卡接于上層導軌(10)上,所述下層邊滑塊(7)凹槽結構的凹部朝下,卡接于下層導軌(4)上。
優選的,所述彈性件為彈簧,所述彈簧的數量與所述邊滑塊和中心滑塊(5)的數量相匹配;
所述彈簧包括上層彈簧(9)和下層彈簧(3);所述上層彈簧(9)一端掛在中心滑塊(5)的第二凹槽結構上,另一端掛在與所述上層導軌(10)平行的上層鋼框架板(12)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5210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鋰電池的檢測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一種油氣固多燃料固體熱載體爐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E04B 一般建筑物構造;墻,例如,間壁墻;屋頂;樓板;頂棚;建筑物的隔絕或其他防護
E04B1-00 一般構造;不限于墻,例如,間壁墻,或樓板或頂棚或屋頂中任何一種結構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塊狀或板狀構件構成的結構
E04B1-16 .堆料結構,例如混凝土在現場以澆制或類似方法成型的結構,同時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構件,例如,永久性結構、由承重材料覆蓋的基礎
E04B1-18 .包含長形承重部件的結構,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結構;穹窿頂的結構;折板結構
E04B1-34 .特種結構,例如,用由桅桿結構或封閉的電梯井或樓梯間等塔式結構支承的懸吊或懸臂桿件;與彈性穩定性有關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