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割膜裝置、灌包機以及割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51980.3 | 申請日: | 2020-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3532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0 |
| 發明(設計)人: | 謝獻科;克里斯托夫·布雷默 | 申請(專利權)人: | 康美包(蘇州)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B61/06 | 分類號: | B65B6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達信恒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劉紅彬 |
| 地址: | 215126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裝置 包機 以及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包裝盒生產領域,公開一種割膜裝置、灌包機以及割膜方法,包括:刀架;安裝于刀架的吸膜組件,吸膜組件包括吸附孔組,用于將待切割膜吸附使得待切割膜的待切割部被提起;安裝于刀架的切割組件,沿刀架的行進方向,切割組件位于吸膜組件之后,用于切割吸膜組件吸附的待切割膜。本發明提供的割膜裝置中通過吸膜組件將待切割膜吸附使得待切割膜的待切割部被提起以使包裝膜與包裝物表面產生間隙空間,然后通過切割組件切割該包裝膜,同時不會碰到包裝物,避免了包裝物在切割過程中被劃傷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包裝盒生產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割膜裝置、灌包機以及割膜方法。
背景技術
紙盒在成型前通常塑封在包裝膜內以便于運輸和儲存,同時避免紙盒被外界環境污染,當塑封在包裝膜內紙盒應用于灌包機前需要將紙盒外的包裝膜割破,取出紙盒,在此過程中,通常采用人工切割或者激光切割,但上述方法均無法避免切割過程中破壞包裝膜內的紙盒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割膜裝置、灌包機以及割膜方法,用于避免切割過程中破壞包裝膜內的包裝物的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割膜裝置,包括:
刀架;
安裝于所述刀架的吸膜組件,所述吸膜組件包括吸附孔組,用于將待切割膜吸附使得所述待切割膜的待切割部被提起;
安裝于所述刀架的切割組件,沿所述刀架的行進方向,所述切割組件位于所述吸膜組件之后,用于切割所述吸膜組件吸附的所述待切割膜。
上述割膜裝置中,刀架上設有吸膜組件和切割組件,具體地,沿刀架的行進方向,切割組件位于吸膜組件之后,即割膜裝置先通過吸膜組件將包覆包裝物的包裝膜即待切割膜吸附,通過吸附孔組的吸附作用力將待切割膜吸附使得待切割膜的待切割部被提起,即使包裝膜與包裝物之間產生間隙空間,而后通過移動刀架或者移動待切割膜使待切割膜朝向切割組件動作,直至被切割組件切割開,完成切割過程。
若包裝膜緊貼于包裝物表面,如果直接使用刀片切割會損傷到包裝物,因此,本發明提供的割膜裝置中通過吸膜組件將待切割膜吸附使得待切割膜的待切割部被提起以使包裝膜與包裝物表面產生間隙空間,然后通過切割組件切割該包裝膜,同時不會碰到包裝物,避免了包裝物在切割過程中被劃傷的問題。
可選地,所述刀架包括工作面,所述吸附孔組形成于所述工作面上,所述待切割膜被提至所述工作面。
可選地,所述吸附孔組還包括第一吸附孔和多個第二吸附孔,且沿所述刀架的行進方向,多個所述第二吸附孔位于所述第一吸附孔兩側。
可選地,所述第二吸附孔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吸附孔的尺寸。
可選地,所述吸附孔組的吸附孔為圓形孔或方形孔。
可選地,所述切割組件包括安裝于所述刀架的刀柄以及與所述刀柄連接的導向桿和切割刀片,所述導向桿探出所述工作面用于與所述工作面配合形成間隙,所述間隙朝向所述吸膜組件一端開口且用于允許所述待切割膜通過;所述切割刀片位于所述間隙內,且所述切割刀片的刀刃朝向所述吸膜組件。
可選地,所述導向桿朝向所述吸膜組件一端形成有尖銳部。
可選地,所述導向桿靠近所述吸膜組件的端部與所述工作面之間的距離范圍為0mm-100mm。
可選地,所述導向桿靠近所述吸膜組件的端部與所述工作面之間的距離為0mm-10mm。
可選地,所述導向桿朝向所述工作面的側面與所述工作面所成角度范圍為0°-90°。
可選地,所述導向桿朝向所述工作面的側面與所述工作面所成角度為0°-1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康美包(蘇州)有限公司,未經康美包(蘇州)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5198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防偽金屬或貴金屬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手性鉬酸鹽介觀結構膜的制備方法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