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節能高效市政污水處理廠建設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51174.6 | 申請日: | 2020-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0390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14 |
| 發明(設計)人: | 申健;謝誼;申佳悅;謝翱駿 | 申請(專利權)人: | 申健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C02F11/12;E04B2/02;E04B2/04;E04B2/74 |
| 代理公司: | 成都嘉企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46 | 代理人: | 吳宇 |
| 地址: | 610040 四川省成都市***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節能 高效 市政 污水處理 建設 方法 | ||
1.一種節能高效市政污水處理廠建設的方法,其特征是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a、平整場地,依次構建預處理段、二級生物處理段、深度處理段、消毒段和污泥處理段;預處理段依次經二級生物處理段、深度處理段與消毒段相通;
b、構建預處理段:預處理段包括粗格柵及提升泵站、細格柵及曝氣沉砂池、精細格柵及初沉池;粗格柵一端與原污水相通,粗格柵另一端與提升泵站的進水口相通,提升泵站的出水口與細格柵一端相通,細格柵另一端與曝氣沉砂池的進水口相通,曝氣沉砂池的出水口與精細格柵一端相通,精細格柵另一端與初沉池的進水口相通;粗格柵用于攔截污水中較小的懸浮物,減少對提升泵的影響,確保后續生化處理的正常運行;設計流量QAV=2083.3m3/h,Qmax=1874.99m3/h;KZ=1.38;過柵流速V=0.6~1.0m/s,格柵安裝傾角70度;提升泵站用于提升自廠外和廠內污水,滿足后續工藝流程;設計流量QAV=1000m3/h,Qmax=2874.95m3/h;總變化系數KZ=1.38;細格柵用于進一步攔截污水中較小懸浮物;設計流量Q=50000╳1.38m3/d;過柵流速v=0.6~1.0m/s;柵條間隙b2=5mm;柵前水深h2=1.0m;安裝角度90度;細格柵工藝尺寸L╳B╳H=6.5╳4.5╳2.0m;曝氣沉砂池用于去除污水中粒徑≥0.2mm的砂粒,使無機砂粒與有機物分離開,便于后續生化處理;設計流量Q=50000╳1.38m3/d;水力停留時間T=2~3min,曝氣量0.2 m3/ m3水;曝氣沉砂池工藝尺寸L╳B╳H=17.15╳6.45╳5.5m;細格柵與曝氣沉砂池連建,鋼筋混凝土結構;精細格柵用于進一步去除廢水中的懸浮物,減輕對后續生化的影響,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設計流量Q=50000╳1.38m3/d;過柵流速v=0.6~1.0m/s;柵條間隙b2=2mm;柵前水深h2=1.0m;安裝角度90度;精細格柵工藝尺寸L╳B╳H=3.5╳39.4╳2.0m;初沉池用于進一步去除廢水中的固體物質,設計流量Q=50000╳1.38m3/d;停留時間2h;初沉池工藝尺寸L╳B╳H=41.7╳41.55╳6.5m,有效水深6.0m;精細格柵與初沉池合建;
c、構建二級生物處理段:二級生物處理段包括氧化溝和二沉池;初沉池的出水口與氧化溝的進水口相通,氧化溝的出水口與二沉池的進水口相通;氧化溝用于進入氧化溝內的污水進行生物脫碳、脫氮和除磷,將污水中的污染物去除;氧化溝共分為兩組并聯運行,每組分為厭氧/缺氧調節池、厭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設計流量Q=20000╳1.38m3/d;污泥負荷為0.095kg/BOD5/kgMLSS.d,混合液濃度為4g/L;設計有效泥齡θ=21d;剩余干泥量3.492t/d;總停留時間HRT=20.28h;總容積42249m3;氣水比7.6:1;污泥回流比R=100%;混合液回流比R1=220%;氧化溝的外池壁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內部隔斷采用磚墻剪力墻結構;二沉池包含污泥回流池和沉淀池,平面尺寸為φ=40m,池總深5.2m,周邊水深4.50m,二沉池的外池壁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內部隔斷采用磚墻剪力墻結構;其中污泥回流池用于根據氧化溝池的運行需要排除的活性污泥回流至氧化溝池;設計流量Q=20000╳1.38m3/d;最大回流率R=100%;沉淀池用于對生化后污水進行泥水分離;單座沉淀池設計流量QAV=416.67m3/h;設計最大表面負荷q=0.93m3/(m2.h);理論回流污泥濃度XS=8.00g/L;有效泥水分離時間T=1.5h;
d、構建深度處理段:深度處理段包括高密度沉淀池、中途提升泵站、反硝化活性砂濾池;高密度沉淀池用于投藥進行絮凝沉淀除磷,同時為減少反硝化活性砂濾池的負荷,延長反沖洗周期;設計流量Q=50000╳1.38m3/d;混合時間2min;有效水深3.5m;停留時間10.0min;有效水深6.8m;沉淀區表面負荷7.85m3/m2.h;總尺寸L╳B╳H=30.5╳26.5╳8.5m;有效水深8.0m,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途提升泵站用于讓高密度沉淀池出水流入反硝化活性砂濾池,中途提升泵站與高密度沉淀池合建;設計流量Q=50000╳1.38m3/d;停留時間0.52h;有效水深4.5m;反硝化活性砂濾池設計流量Q=50000╳1.38m3/d;系統運行時間24h/d;正常過濾流速4.34m3/m2.h;峰值過濾流速6.55 m3/m2.h;碳源需求為醋酸鈉35mg/L;
讓二沉池的出水口與高密度沉淀池的進水口相通,高密度沉淀池的出水口與中途提升泵站的進水口相通,中途提升泵站的出水口與反硝化活性砂濾池的進水口相通;
e、構建消毒段:消毒段包括接觸消毒池、出水排放明渠;設計流量Q=50000╳1.38m3/d;懸浮物含量≤10mg/L;停留時間0.5h;殺菌指標為出水糞大腸菌群數低于1000個/L;矩形接觸池消毒內設折流墻,以保證混合接觸消毒效果,接觸消毒池尺寸L╳B╳H=22.8╳15.5╳6.4m;有效水深6.0m;鋼筋混凝土結構;配套設備為巴氏計量槽,喉寬0.6m,量程12.5~850L/s,含配套明渠流量計;
消毒段還包括加氯間,加氯間用于為接觸消毒池提供二氧化氯;設計流量Q=50000╳1.38m3/d;土建尺寸L╳B╳H=17.5╳6.5╳5.0m;二氧化氯加量按有效氯計取10mg/L;主要設備為二氧化氯發生器一臺;
讓反硝化活性砂濾池的出水口與接觸消毒池的進水口相通,接觸消毒池的出水口與出水排放明渠相通;
f、構建污泥處理段:污泥處理段包括污泥濃縮池、污泥脫水間、污泥外運場;污泥濃縮池用于降低污泥含水率、減少污泥體積;干污泥量為G=7.0tDS/d;含固率為進泥0.5~0.8%,脫水后污泥≥20%;藥劑PAM投藥量按污泥干質的3~5%,調制濃度為0.5%,投加濃度為0.1%;土建尺寸D╳H=Ф15.0╳3.6m,主要設備為周邊傳動刮泥機一套,采用蝸輪蝸桿傳動;污泥脫水間和污泥外運場合建,污泥脫水間用于將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進行脫水,降低含水率,便于污泥運輸和最終處理;采用帶式濃縮脫水一體機,絮凝劑采用聚丙烯酰胺高分子藥劑;進泥含固率0.4~0.8%,出泥含固率≥40%;污泥脫水間尺寸L╳B╳H=27╳12.5╳6.0m;污泥外運場尺寸L╳B╳H=8╳12.5╳6.0m;
二沉池和高密度沉淀池均與污泥濃縮池相通,二沉池和高密度沉淀池產生的污泥均直接進入污泥濃縮池;污泥濃縮池與污泥脫水間相通,污泥脫水間與污泥外運場相通;
g、讓原污水進入預處理段;預處理段處理后的污水進入二級生物處理段;二級生物處理段處理后的污水進入深度處理段;深度處理段處理后的污水進入消毒段消毒后排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申健,未經申健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51174.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鋼板固定打孔機
- 下一篇:一種CFB電廠床料添加改進控制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