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推頂式老人起身轉移用輔助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50854.6 | 申請日: | 2020-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3498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2 |
| 發明(設計)人: | 趙宏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市職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G7/10 | 分類號: | A61G7/10;A61G5/00;A61G5/1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石艷紅 |
| 地址: | 215000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推頂式 老人 起身 轉移 輔助 裝置 | ||
本發明的一種推頂式老人起身轉移用輔助裝置,包括車架以及踏板,所述車架下部設置腿部固定機構,踏板上位于翹框處設置有用于對翹框限位的限位機構,車架中部還設置有背部支撐機構,背部支撐機構包括對稱并滑動設置在車架兩側的調節桿,調節桿之間連接著胸前減震圈;其中一個調節桿外側鉸接有二號推背臂,二號推背臂端部滑動套設有固定套,固定套上一體連接有推背桿,推背臂上設置齒條狀的止位槽,固定套外側穿設有與齒條配合的止位螺釘。本發明用推背桿輔助老人起身,設計巧妙,且蝸輪與蝸桿的自鎖,從而讓推背桿始終抵壓在人體背部,從而讓老人跟隨車架移動過程中不會傾倒,使用便捷,操作簡單。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推頂式老人起身轉移用輔助裝置。
背景技術
一般老年人造成行動不便的最多的原因是由于腿部肌肉缺乏日常鍛煉,許多老人由于站立困難,通常需要他人協助才能從床上轉移到座椅上,再從座椅到床上的過程中也需要他人協助通過抱的方式轉移。
在這一過程中導致老人手部和腿部鍛煉的積極性下降,進而進一步造成腿部肌肉萎縮,站立和行走愈發困難,形成一種越發嚴重的惡性循環;老年人原本可以通過手部拉動穩固的物體起身進行良性的手部肌肉鍛煉,但從床上或座椅上轉移的過程中站立則需要他人攙扶,類似的問題一方面嚴重影響了老人行走鍛煉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成為了其家人的巨大負擔,這已經成為了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
目前市場上用于輔助站立的裝置專業化程度過高,比如輔助站立的座椅和站立式輪椅,多屬于專業醫療器械,由于價格等多方面因素,不能在廣大家庭中推廣和普及。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背景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推頂式老人起身轉移用輔助裝置。
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推頂式老人起身轉移用輔助裝置,包括傾斜設置的車架以及車架下方連接的踏板,所述車架下部設置腿部固定機構,所述腿部固定機構包括橫向設置在車架底部的橡膠板,車架上位于橡膠板下方鉸接有框體,框體前端為翹框,后端為鎖框,踏板上位于翹框處設置有用于對翹框限位的限位機構,車架中部還設置有背部支撐機構,背部支撐機構包括對稱并滑動設置在車架兩側的調節桿,調節桿之間連接著胸前減震圈;其中一個調節桿外側鉸接有二號推背臂,二號推背臂端部滑動套設有固定套,固定套上一體連接有推背桿,推背臂上設置齒條狀的止位槽,固定套外側穿設有與齒條配合的止位螺釘;連接有推背臂的調節桿向下延伸設置有固定板,固定板底部設置轉動槽,固定板上通過一號固定柱轉動連接有渦輪,轉動槽內設置有蝸桿,蝸桿端部連接搖臂,所述渦輪端面和二號推背臂之間通過一號推背臂鉸接。
進一步的,限位機構包括固定臺,固定臺上靠近翹框的一端設置卡板,另一端設置踩板。
進一步的,踏板底部設置推動輪,推動輪的兩側分別設置有一對前滾球和后滾球。
進一步的,車架頂部設置有握把。
進一步的,車架頂部向一側延伸設置有推把。
進一步的,固定板和轉動槽外側設置有罩蓋。
進一步的,推背桿外包裹有緩沖墊。
本發明采用以上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技術效果:
本發明通過蝸桿帶動蝸輪旋轉,從而讓蝸輪通過一號推背臂帶動二號推背臂轉動,從而用推背桿輔助老人起身,設計巧妙,且蝸輪與蝸桿的自鎖,從而讓推背桿始終抵壓在人體背部,從而讓老人跟隨車架移動過程中不會傾倒,使用便捷,操作簡單。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施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處的放大圖,用于體現蝸輪蝸桿的結構;
圖3為本實施例中二號推背臂和推背桿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市職業大學,未經蘇州市職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5085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