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內轉子型馬達的轉子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50782.5 | 申請日: | 2020-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2858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4 |
| 發明(設計)人: | 中島宏法;森﨑桂太 | 申請(專利權)人: | 信濃絹糸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2K1/22 | 分類號: | H02K1/22;H02K1/27;H02K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劉久亮;黃綸偉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轉子 馬達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內轉子型馬達的轉子,該內轉子型馬達的轉子包括:圓板部分,該圓板部分能繞軸線旋轉地被支撐;偏心部分,該偏心部分設置在所述圓板部分中并且相對于所述軸線偏心;周壁部分,該周壁部分從所述圓板部分的外緣延伸;以及永磁體,該永磁體保持在所述周壁部分上,其中,所述圓板部分包括從所述偏心部分徑向向外定位的孔部分,并且所述周壁部分包括突出部分,該突出部分徑向向內突出且相對于所述偏心部分位于與所述孔部分相對的那一側。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內轉子型馬達的轉子。
背景技術
傳統上,已知一種壓縮機,其借助馬達的旋轉動力使諸如活塞之類的構件往復運動。這種設備中由于其結構而出現重量不平衡。為了消除不平衡,例如,專利文獻1描述了在轉子中設置平衡配重。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未審查專利申請特開2017-75589公報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問題
在如專利文獻1中使用平衡配重的情況下,需要將平衡配重制造為一個部件,從而制造成本可能增加,組裝步驟的數量可能會增加,并且重量可能會增加。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減少成本、重量和組裝步驟的數量的內轉子型馬達的轉子。
解決問題的手段
上述目的是通過一種內轉子型馬達的轉子來實現的,該內轉子型馬達的轉子包括:圓板部分,該圓板部分能繞軸線旋轉地被支撐;偏心部分,該偏心部分設置在所述圓板部分中并且相對于所述軸線偏心;周壁部分,該周壁部分從所述圓板部分的外緣延伸;以及永磁體,該永磁體保持在所述周壁部分上,其中,所述圓板部分包括從所述偏心部分徑向向外定位的孔部分,并且所述周壁部分包括突出部分,該突出部分徑向向內突出且相對于所述偏心部分位于與所述孔部分相對的那一側。
本發明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能夠提供一種減少了成本、重量以及組裝步驟的數量的內轉子型馬達的轉子。
附圖說明
圖1是轉子的前視圖;
圖2是沿圖1的線A-A剖取的剖面圖;
圖3是轉子的后視圖;以及
圖4是轉子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是轉子1的前視圖。圖2是沿圖1的線A-A剖取的剖面圖。圖3是轉子1的后視圖。圖4是轉子1的立體圖。圖1至圖4示出了彼此正交的X軸、Y軸和Z軸。轉子1用于內轉子型馬達。轉子1包括第一構件10、第二構件20和永磁體30。
首先,將描述第一構件10。第一構件10包括圓板部分11、旋轉軸部分12、偏心部分13和內周壁部分14,它們一體地形成并且由相同的材料制成,具體地由鋁制成。如圖1和圖3中所示,沿Z方向觀察時,圓板部分11具有大致圓形的形狀。圓板部分11包括下表面111和上表面112,上表面112與下表面111相對。如稍后將詳細描述的,圓板部分11中形成有孔部分115。
旋轉軸部分12從下表面111沿垂直于下表面111的-Z方向延伸。旋轉軸部分12整體支撐轉子1繞旋轉軸線C1旋轉。偏心部分13從上表面112沿+Z方向突出,并設置有附接孔部分131,該附接孔部分131具有底部。附接孔部分131的偏心軸線C2在+X方向上遠離旋轉軸線C1偏心。從動體(未示出,例如借助轉子1的旋轉而在徑向方向上往復運動的諸如活塞之類的構件)附接至附接孔部分131。當旋轉軸部分12繞旋轉軸線C1旋轉時,附接孔部分131的偏心軸線C2繞旋轉軸線C1擺動。因此,附接至附接孔部分131的活塞等在預定的方向上往復運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信濃絹糸株式會社,未經信濃絹糸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5078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服務器、車輛管制系統
- 下一篇:計算機實施方法、非暫時性計算機可讀介質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