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檢測β-淀粉樣蛋白的新型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50552.9 | 申請日: | 2020-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39219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1-10 |
| 發明(設計)人: | 楊曉燕;秦海新;張夢杰;劉樹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7/327 | 分類號: | G01N27/327 |
| 代理公司: | 青島高曉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付麗麗 |
| 地址: | 266061 山東省青***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檢測 淀粉 蛋白 新型 復合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1.一種檢測β-淀粉樣蛋白的生物傳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金電極、末端帶有巰基的DNA 固定鏈、β-淀粉樣蛋白和氮化碳納米片-血紅素復合物,末端帶有巰基的 DNA 固定鏈負載在金電極表面,末端帶有巰基的 DNA 固定鏈表面捕獲 β-淀粉樣蛋白,β-淀粉樣蛋白表面捕獲氮化碳納米片-血紅素復合物。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檢測β-淀粉樣蛋白的生物傳感器的構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用鋁粉在拋光布上打磨金電極,將打磨好的電極依次在二次去離子水、乙醇、二次去離子水中超聲三分鐘,然后用氮氣吹干,放到4 ℃備用;
(2)將末端帶有巰基的DNA固定鏈滴到步驟(1)預處理后的電極上,放到37 ℃的烘箱中過夜反應;
(3)將適量混合均勻的氮化碳納米片-血紅素復合物懸濁液加入到不同濃度的β-淀粉樣蛋白溶液中,然后將步驟(2)處理后的電極放入該溶液中;
所述氮化碳納米片-血紅素復合物的制備方法為:
(101)取適量 g-C3N4懸濁液和Hemin溶液混合均勻,在高速攪拌的條件下加入氨水和水合肼,放在60 ℃的水浴鍋中保持4小時,然后置于4 ℃冰箱中過夜;
(102)將步驟(101)最終得到的懸濁液在10000 轉/分鐘的轉速下離心洗滌,去除未反應的Hemin,然后重新分散在二次去離子水中。
3. 一種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檢測β-淀粉樣蛋白的生物傳感器的構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01)中,g-C3N4與Hemin的質量比為(1:3)~(3:1);步驟(3)溶液中β-淀粉樣蛋白與g-C3N4-Heme的反應時間為2-24小時;步驟(3)中β-淀粉樣蛋白溶液的pH為:5.9-8.4;步驟(3)中g-C3N4-Heme懸浮液的加入量為:10 -60 μL;所述g-C3N4-Heme在425 nm、440 nm、460 nm、490 nm、535 nm、555 nm、575nm波長下具有電致化學發光信號。
4.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檢測β-淀粉樣蛋白的生物傳感器的構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01)中,g-C3N4與Hemin的質量比為1:1;步驟(3)溶液中β-淀粉樣蛋白與g-C3N4-Heme的反應時間為12小時;步驟(3)中β-淀粉樣蛋白溶液的pH為:7.4;步驟(3)中g-C3N4-Heme懸浮液的加入量為50 μL;所述g-C3N4-Heme在460 nm波長下具有最強電致化學發光信號。
5.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檢測β-淀粉樣蛋白的生物傳感器的構建方法,其特征在于,生物傳感器的檢測液中過硫酸鉀的濃度:0 mol/L、0.5×10-1 mol/L、10-1 mol/L、10-2 mol/L或10-3 mol/L。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科技大學,未經青島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50552.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風口關閉觸發機構
- 下一篇:一種電機外殼成型后表面精細化處理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