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獼猴桃潰瘍病的防治藥物及其使用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50275.1 | 申請日: | 2020-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2699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5 |
| 發明(設計)人: | 盧家仕;周錦業;黃素梅;鄧杰玲;卜朝陽;孫明艷;李先民;張化文;王虹妍;李春牛;黃展文;余海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花卉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N65/48 | 分類號: | A01N65/48;A01N65/38;A01N61/02;A01N59/06;A01N43/90;A01N41/08;A01P1/00;A01P3/00;A01G7/06;A01G13/00;A01G17/00 |
| 代理公司: | 南寧市吉昌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5125 | 代理人: | 林鵬 |
| 地址: | 530007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獼猴桃 潰瘍 防治 藥物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獼猴桃潰瘍病的防治藥物,按照重量份數比,包含以下原料:辣椒油樹脂2~4份、乙蒜素0.01~0.03份、凡士林10~20份、石灰粉8~9份、十滴水1~2份和梧寧霉素0.05~0.06份。本發明獼猴桃潰瘍病的防治藥物有效率可達96%以上,對獼猴桃潰瘍病防治效果好,對環境相對環保,容易制備;并且,本發明獼猴桃潰瘍病的防治藥物能夠有效節約人工成本和減少繁瑣的操作,在防治獼猴桃潰瘍病中操作更為簡便。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獼猴桃病害的防治藥物及其使用方法,特別涉及一種獼猴桃潰瘍病的防治藥物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獼猴桃潰瘍病具有隱蔽性、爆發性和毀滅性的特點,及長時間單一用藥容易產生抗性的現狀。現有防治獼猴桃潰瘍病方法為:(1)冬季把帶病菌的枯枝落葉集中燒毀,早春結合修剪除去病蟲枝、病葉、徒長枝、下垂枝等,以減少傳染病源,有條件的地方宜摘除夏梢;(2)噴霧:收果后或入冬前(秋季清園)和立春后至萌芽前,分別普遍噴施靚果安600倍液+有機硅;萌芽后至謝花期結合防治其它病害,用靚果安600-800倍液噴施葉片及枝干;(3)涂抹:對獼猴桃莖稈上溢出菌膿時或獼猴桃枝干流出褐色乃至黑褐色粘液時,先用刀縱橫劃幾道,最后使用“潰腐靈”原液+有機硅涂抹,病情嚴重的次日再涂抹1次;(4)灌根:潰瘍病的發生多因施肥不當導致根系變色、根系衰弱,易于滋生病菌造成,為此可使用靚果安300倍液灌于受害植株根部,以利于根部吸收、傳輸至植株各組織。既能直接殺滅根部部分病原,又能傳輸殺菌或增強樹勢提高抗病能力。
獼猴桃潰瘍病具有作物皮層較厚、病原隱蔽性強的特點,以上防治方案包括物理方法與多種化學用藥方法一起使用,操作繁瑣,防治效果不佳,同時是以犧牲染病苗木為代價,容易造成較大損失。同時,使用的“潰腐靈”原液防治效果不徹底,容易復發。其缺點是治療不徹底、治愈率低、果品中有較高的農藥殘留、污染較嚴重、容易危害人體健康。因此,目前亟需一種能夠有效、合理防治獼猴桃潰瘍病的高效藥物。
公開于該背景技術部分的信息僅僅旨在增加對本發明的總體背景的理解,而不應當被視為承認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該信息構成已為本領域一般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現有技術。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上述技術問題,發明一種獼猴桃潰瘍病的防治藥物及其使用方法,旨在得到一種能夠有效、合理防治獼猴桃潰瘍病的高效藥物,并且節約人工成本和繁瑣的操作。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獼猴桃潰瘍病的防治藥物,按照重量份數比,包含以下原料:辣椒油樹脂2~4份、乙蒜素0.01~0.03份、凡士林10~20份、石灰粉8~9份、十滴水1~2份和梧寧霉素0.05~0.06份。
優選的是,所述的辣椒油樹脂為質量濃度為10%的辣椒油樹脂。
優選的是,所述的梧寧霉素為水劑。
如上所述獼猴桃潰瘍病防治藥物的制備方法,包含以下操作步驟:
(1)按照重量份數比稱取以下原料:辣椒油樹脂2~4份、乙蒜素0.01~0.03份、凡士林10~20份、石灰粉8~9份、十滴水1~2份和梧寧霉素0.05~0.06份,然后將乙蒜素、十滴水、梧寧霉素放入辣椒油樹脂中混合均勻,即得混合物Ⅰ;
(2)向步驟(1)中所得混合物Ⅰ中加入凡士林和石灰粉,混合攪拌均勻,即得獼猴桃潰瘍病的防治藥物。
如上述制備所得獼猴桃潰瘍病防治藥物的使用方法:每年11月中旬,在獼猴桃莖稈處涂抹一層厚度為0.7~1.2mm的獼猴桃潰瘍病的防治藥物,涂抹高度為從獼猴桃出土的莖基部往上35~55cm,涂抹均勻,即得。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花卉研究所,未經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花卉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5027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