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Ag納米粒子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49907.2 | 申請日: | 2020-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1563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12 |
| 發明(設計)人: | 俞潔;康月靜;陸泉芳;盧轉紅;崔利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北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2F9/14 | 分類號: | B22F9/14;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蘭州智和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62201 | 代理人: | 周立新 |
| 地址: | 730070 甘肅***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ag 納米 粒子 制備 方法 | ||
1.一種Ag納米粒子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液體陰極輝光放電等離子體發生裝置,以高壓直流電源提供電能,封存在石英管中的鉑針為陽極,AgNO3溶液在蠕動泵帶動下流經緩沖瓶,從插入石墨碳棒的毛細管頂端溢出,以溢出的溶液作為放電陰極,在陰陽兩極間施加高電壓,鉑針陽極與毛細管之間溢出的液體中產生輝光放電等離子體,利用液體陰極輝光放電等離子體產生的活性粒子與溶液中的Ag+發生反應,制備出Ag納米粒子;
所述的液體陰極輝光放電等離子體發生裝置包括溶液池(3)、液體收集器(9)和三維移動平臺(15),液體收集器(9)底部與產品池(7)連通;液體收集器(9)上安裝有端蓋(10),端蓋(10)上設有排氣管(11)和石墨管(12),石墨管(12)豎直設置,石墨管(12)和端蓋之間有不連續的縫隙,石墨管(12)內設有毛細管(8),毛細管(8)頂端從石墨管(12)頂端伸出,毛細管(8)下端通過蠕動泵膠管(5)與蠕動泵(4)連通,蠕動泵(4)通過蠕動泵膠管(5 )與溶液池(3)連通;石墨管(12)與直流穩壓穩流電源(1)的負極連通;三維移動平臺(15)上豎直安裝有石英管(16),石英管(16)內封存有鉑針電極(14),鉑針電極(14)的兩端均伸出石英管(16)外,其中一端朝向毛細管(8),另一端與直流穩壓穩流電源(1)的正極連通;制備時,調節三維移動平臺(15),使鉑針電極(14)的下端與毛細管(8)頂端之間的距離為1~3mm;將pH值為1、摩爾體積濃度為0.05~0.15 mol/L的硝酸銀溶液注入溶液池(3)內,啟動蠕動泵(4),使溶液池(3)內的硝酸銀溶液勻速進入毛細管(8)內,從毛細管(8)頂端溢出,并與鉑針電極(14)的下端相接觸;開啟直流穩壓穩流電源(1),控制電壓為480~600V,電流28~58mA;通電過程中,從毛細管(8)頂端溢出的溶液經電解后沿石墨管(12)外壁向下流動,并通過石墨管(12)與端蓋(10)之間的不連續縫隙流入液體收集器(9),再進入產品池(7)內,持續通電后,得到濁液,將該濁液超聲分散,離心分離,蒸餾水洗滌,真空干燥至恒重,研磨,制得Ag納米粒子。
2.如權利要求1所述Ag納米粒子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毛細管(8)頂面與石墨管(12)頂面之間的距離為2~4mm。
3.如權利要求1所述Ag納米粒子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緩沖瓶(6)的容積為3~7mL。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Ag納米粒子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鉑針電極(14)朝向毛細管(8)的一端露出石英管(16)的長度為1mm。
5.如權利要求1或4所述Ag納米粒子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鉑針電極(14)的直徑為0.3~0.7mm。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Ag納米粒子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溶液池(3)內的硝酸銀溶液以1~6mL/min流速勻速進入毛細管(8)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北師范大學,未經西北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49907.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