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能液氮泵和抽取液氮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49692.4 | 申請日: | 2020-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8875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22 |
| 發明(設計)人: | 奉偉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貝納吉液氮生物容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B37/08 | 分類號: | F04B37/08;F04B39/00 |
| 代理公司: | 重慶創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李智祥 |
| 地址: | 400025 重慶市江北區港城西路***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液氮 抽取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智能液氮泵,包括上下連接的電氣盒和基座,基座的頂部設置有貫穿的閥孔,閥孔上安裝有電磁閥,電磁閥設置有軸向插入閥孔且可封堵閥孔的動鐵芯;電氣腔內安裝有控制器,基座的下端安裝有穿過密封連接部向外延伸的加熱棒和抽吸管,抽吸管的出液口設置在基座的外表面;基座還安裝有氣體壓力傳感器,控制器與電磁閥、加熱棒和氣體壓力傳感器電連接;本發明放置在液氮罐上,利用加熱棒加熱液氮產生氮氣加壓的原理,壓力將液氮從抽吸管擠出,電磁閥自動排出當液氮罐內壓力過大時的氣體,采用控制器及相應的程序來進行自動化操作,不用人工靠近抽吸液氮,安全性大幅提高,且由于是自動化的操作方式,抽吸效率高,節省人力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低溫保藏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智能液氮泵和抽取液氮的方法。
背景技術
液氮罐是一種用來存放需要低溫保存物品的罐子,其內部放置液氮來作為制冷劑,液氮罐在醫療領域主要用于標本保存:1.精液的活性保存,主要是用于人類、動物的精液保存,以及遠距離的運輸貯存;2.生物樣本的活性保存,在生物醫學領域內的疫苗、菌毒種、細胞以及人類、動物的器官,都可以浸泡于液氮罐儲存的液氮中,長期活性保存。需要使用時,取出解凍復溫即可使用。
現有的液氮泵通常采用加壓的方式將液氮由液氮罐中擠出,例如公開號為109630476A的中國專利就公開了一種手捏式液氮泵,該液氮泵的吸液管深入液氮罐中,然后采用吸氣球手捏增壓的方式將液氮經吸液管擠出,結構簡單,但其需人工作業,勞動強度大,十分麻煩,抽取速度慢,效率低,且液氮的低溫容易給操作人員帶來危害。
因此本領域技術人員致力于開發一種自動化程度高的智能液氮泵以及利用該智能液氮泵進行抽取液氮的方法。
發明內容
有鑒于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自動化程度高的智能液氮泵。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智能液氮泵,包括上下連接的電氣盒和基座,所述基座的底部設置有密封連接部,所述基座的頂部設置有貫穿的閥孔,所述閥孔上安裝有電磁閥,所述電磁閥設置有軸向插入所述閥孔且可封堵所述閥孔的動鐵芯;所述電氣腔內安裝有控制器,所述基座的下端安裝有穿過所述密封連接部向外延伸的加熱棒和抽吸管,所述抽吸管的出液口設置在所述基座的外表面;所述基座還安裝有位于所述抽吸管外圍的氣體壓力傳感器,所述控制器與所述電磁閥、加熱棒和氣體壓力傳感器電連接;所述控制器還設置有計時模塊和壓力設定模塊。
所述基座內設置有位于所述密封連接部上方且容置所述抽吸管上端的容氣腔,所述容氣腔的一側連接有安裝在所述基座上且可與外界連通的安全閥。
所述基座的頂部設置有貫穿的感壓探頭固定孔,所述氣體壓力傳感器安裝在感壓探頭固定孔內且部分深入所述容氣腔中。
所述基座的頂部設置有貫穿的溫度探頭固定孔,所述溫度探頭固定孔內安裝有部分深入所述容氣腔中的溫度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與所述控制器電連接。
所述基座設置有與所述閥孔和外界均連通的泄氣孔。
所述閥孔的中部設置有限位臺,所述動鐵芯的頂部設置有向外延伸的限位圈,所述動鐵芯上套接有位于所述限位臺和限位圈之間的彈簧。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采用上述智能液氮泵抽取液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將所述智能液氮泵放置在液氮罐的罐口上,所述密封連接部與所述罐口密封連接,所述加熱棒和抽吸管深入所述液氮罐內的液氮中。
S2.通過控制器上的計時模塊設定多次液氮抽取總時間和每次抽取的間隔時間,并設定氣壓限定值,啟動所述加熱棒加熱液氮使其部分變成氣體,增多的氣體使得液氮罐內的壓力加大。
S3.當液氮罐內的壓力達到抽吸所需的氣壓限定值時,壓力將液氮罐內的液氮從抽吸管中擠出,抽吸液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貝納吉液氮生物容器有限公司,未經重慶貝納吉液氮生物容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4969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