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自散熱型3D打印用物料托盤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049465.1 | 申請日: | 2020-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3131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5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浩怡;徐若琛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浩怡 |
| 主分類號: | B29C64/245 | 分類號: | B29C64/245;B29C64/393;B29C35/16;B33Y30/00;B33Y50/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鄭州***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散熱 打印 物料 托盤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自散熱型3D打印用物料托盤,包括機體以及設置在機體內的打印噴頭,所述機體內設置有位于打印噴頭下方處的托板,所述托板內嵌設有冷凝管,所述機體的內壁位于托板的下方處轉動連接有轉軸,所述轉軸的側壁沿其周向等間距固定連接有多個電磁鐵,每個所述電磁鐵的磁力線方向沿所述轉軸的徑向方向,每個所述電磁鐵的外端固定連接有呈弧形的導熱片。本發(fā)明將結構設置在3D打印機內,在安裝時不占用過多空間;在使用過程中,轉軸為間歇性周期轉動,不會因高速轉動產生噪音,同時無需電機驅動;此外,本發(fā)明能夠根據打印物料的溫度自行調速,使得用電更科學、能耗更低,更符合現代環(huán)保、節(jié)能的標準。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3D打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自散熱型3D打印用物料托盤。
背景技術
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數字技術材料打印機來實現的。常在模具制造、工業(yè)設計等領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漸用于一些產品的直接制造,已經有使用這種技術打印而成的零部件。
現有的3D打印機的工作原理是先利用電腦進行建模,然后將信息輸入到3D打印機中,讓打印機通過高溫噴頭噴出熔融材料,來制作3D模型,因此3D打印機在打印時,內部溫度很高,需要使用輔助散熱裝置。當前的3D打印機用散熱裝置還存在一些問題,統(tǒng)的散熱裝置多為金屬傳熱后使用風扇散熱,這種形式的散熱裝置做功簡陋,同時散熱效果不理想;無論冬夏,只要3D打印機工作,散熱風扇便會開始工作,消耗了過多的能量;此外,在使用過程中,散熱風扇產生較大的噪音,同時,不能快速的使高溫噴頭噴出的熔融材料冷卻凝固也是影響3D打印效率的主要原因之一。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自散熱型3D打印用物料托盤,其將結構設置在3D打印機內,在安裝時不占用過多空間;在使用過程中,轉軸為間歇性周期轉動,不會因高速轉動產生噪音,同時無需電機驅動;此外,本發(fā)明能夠根據打印物料的溫度自行調速,使得用電更科學、能耗更低,更符合現代環(huán)保、節(jié)能的標準。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自散熱型3D打印用物料托盤,包括機體以及設置在機體內的打印噴頭,所述機體內設置有位于打印噴頭下方處的托板,所述托板內嵌設有冷凝管,所述機體的內壁位于托板的下方處轉動連接有轉軸,所述轉軸的側壁沿其周向等間距固定連接有多個電磁鐵,每個所述電磁鐵的磁力線方向沿所述轉軸的徑向方向,每個所述電磁鐵的外端固定連接有呈弧形的導熱片,所述導熱片上安裝有溫度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與和它順時針相鄰的電磁鐵電性連接并控制該電磁鐵電流的通斷,所述機體的內底部設置有儲液腔,所述機體的內底部位于儲液腔的上方處設置有弧形滑腔,所述弧形滑腔內密封滑動磁性滑塞,所述磁性滑塞上安裝有僅允許水從左往右流動第一單向閥,所述磁性滑塞通過第一彈簧彈性連接在弧形滑腔的內壁上,所述弧形滑腔的左端部通過導水管與儲液腔連通且連通處沒入儲液腔內的液面以下,所述導水管位于儲液腔內的一端安裝有均允許水從下往上流動的第二單向閥,所述弧形滑腔的右端部通過導水腔有冷凝管的進水端連通,所述冷凝管的出水端通過排水腔與儲液腔連通。
優(yōu)選地,所述托板的下端與機體的內底部分別設置向內凹陷的第一圓弧面和第二圓弧面,在各所述導熱片隨轉軸轉動的過程中,各所述導熱片的弧面從所述第一圓弧面和第二圓弧面的圓弧面掠掃。
優(yōu)選地,所述托板位于第一圓弧面的上方處對稱設置有兩個弧形氣腔,所述弧形氣腔內密封滑動連接有由磁性材料制成的活塞,所述托板的上端面沿其周向設置有環(huán)形腔,所述托板的上端面均布有傾斜朝向托板中部設置有排氣孔,且所述排氣孔與環(huán)形腔連通,所述活塞通過第二彈簧彈性連接在弧形氣腔的內壁上,所述弧形氣腔靠近第二彈簧的一側端部處設置有與外界連通的恒壓孔,所述弧形氣腔遠離第二彈簧的一側端部通過導氣腔與環(huán)形腔連通。
本發(fā)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浩怡,未經王浩怡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4946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