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鏡頭和攝像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49359.3 | 申請日: | 2020-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2626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16 |
| 發明(設計)人: | 葉遠華;莊永盛;莊建南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永諾攝影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15/14 | 分類號: | G02B15/14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趙磊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鏡頭 攝像 裝置 | ||
本申請涉及變焦鏡頭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鏡頭和攝像裝置。鏡頭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鏡組和第二透鏡組,以及具有負光焦度的第三透鏡組,第一透鏡組、第二透鏡組和第三透鏡組沿光軸從物體側到像側依次設置;在鏡頭從無窮遠處向近處變焦時,第一透鏡組和第三透鏡組相對于像平面固定,第二透鏡組向物體側移動;鏡頭的焦距和第一透鏡組的焦距滿足:1≤F1/F≤2,其中,F表示鏡頭的焦距,F1表示第一透鏡組的合成焦距。入瞳的位置更接近物體側且入瞳的尺寸相應減小,在視場角相同的情況下,使得主光線與透鏡的交點距離光軸更近,第一透鏡組的各類像差隨之減小,僅需少量校正即可消除各像差因素,減小了第一透鏡組的直徑和鏡頭中各個透鏡的尺寸。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變焦鏡頭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鏡頭和攝像裝置。
背景技術
變焦鏡頭領域中,通常將視場角在55°~75°之間的成像鏡頭稱為全畫幅標準人像鏡頭,適用于在鏡頭1.5m—2m的距離上進行人像攝影,變焦范圍通常在70mm~135mm。對于這一類鏡頭,當F數(也稱光圈數,數值上等于相對孔徑的倒數,即像距/光圈執行)較大時,一般采用三重鏡組(Triplet)的結構,而對于F數小于2的大口徑標準鏡頭則通常采用雙高斯結構。在雙高斯型鏡頭中,通常在光闌兩邊采用相對的凹面對稱結構,這樣的透鏡結構雖然匹茲萬(Petzval)值較大,鏡頭的場曲較大的問題,但是能夠有效減小球差和位置色差,從而在提高鏡頭口徑的同時滿足鏡頭對高畫質的要求。
傳統的鏡頭結構中,由于雙高斯鏡頭屬于對稱性結構,其對焦鏡片往往是一個包含了很多鏡片的透鏡組,在電動對焦時需要較大的功率和能耗,對焦速度過慢且不精準。
發明內容
本申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鏡頭,旨在解決傳統的鏡頭對焦時需要移動的透鏡數量過多的技術問題。
本申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鏡頭,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鏡組和第二透鏡組,以及具有負光焦度的第三透鏡組,所述第一透鏡組、第二透鏡組和所述第三透鏡組沿光軸自物體側至像側的方向依次設置;
在所述鏡頭從無窮遠處向近處變焦時,所述第一透鏡組和第三透鏡組相對于像平面固定,所述第二透鏡組向物體側移動;
所述鏡頭的焦距和所述第一透鏡組的焦距滿足:
1≤F1/F≤2,
其中,F表示鏡頭的焦距,F1表示所述第一透鏡組的合成焦距。
在本申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鏡組包括沿光軸自物體側至像側的方向依次設置的第一負透鏡、第二正透鏡、第三負透鏡、第四正透鏡、和第五正透鏡,所述第一負透鏡滿足:
0.5≤(R11+R12)/(R11-R12)≤3,
其中,R11表示所述第一負透鏡正對物體側的一面的曲率半徑,R12表示所述第一負透鏡正對像側的一面的曲率半徑。
在本申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鏡頭還包括光闌,所述光闌與所述鏡頭同軸且設置在所述第四正透鏡和所述第五正透鏡之間。
在本申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四正透鏡滿足:
60≤νd4≤90,
其中,νd4表示所述第四正透鏡的阿貝數。
在本申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五正透鏡滿足:
1.8≤nd≤2.0,
其中,nd表示所述第五正透鏡的折射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永諾攝影器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永諾攝影器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4935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柔性壓力傳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種石膏基免燒骨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