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K3 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049042.X | 申請日: | 2020-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1832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08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李水兵;余躍明;陳學敏;周志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深圳市新星輕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C1/06 | 分類號: | C22C1/06;C22C1/02;C22C21/00;C01F5/00;C01F5/3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華烽知識產(chǎn)權(quán)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孫偉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寶***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base sub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K3Mg2Cl7的制備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向感應電爐中加入鋁,加熱至1100℃,將鋁熔融,得到鋁熔體,其中,所述感應電爐以石英澆鑄打爐料;向所述感應爐中按預設比例加入制備K3Mg2Cl7的原材料,以所述鋁熔體作為熱源,保持溫度在700?800℃,攪拌得到K3Mg2Cl7,其中,所述制備K3Mg2Cl7的原材料包括KCl、MgCl2,所述KCl和MgCl2的摩爾比為3:2。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shù),本發(fā)明避免了在制備K3Mg2Cl7過程中受到鐵、鎳、鉻的污染,進而提高了K3Mg2Cl7的純度。
技術(shù)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鋁合金型材的熔煉技術(shù)領域,尤其涉及一種K3Mg2Cl7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shù)
鋁合金作為一種重要的有色金屬材料,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汽車、機械制造、船舶及化學工業(yè)等領域。針對鋁合金鑄造,通常要求鑄件不允許有縮孔、氣孔以及夾渣等缺陷,以保證鑄件的力學性能、耐腐蝕性能等等。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在鋁合金熔煉過程中加入精煉劑,除去在鋁合金熔體中產(chǎn)生的Na、Li、Al2O3、以及其他氧化物或者相關吸附物,從而改善鋁合金鑄件的質(zhì)量。
目前,在制備鋁合金精煉劑(例如K3Mg2Cl7)時,通常直接將制備鋁合金精煉劑的原料加入到不銹鋼鍋或者鐵鍋中進行熔融合成,鐵鍋及不銹鋼鍋主要成分是Fe、Ni、Cr,以至于在制備鋁合金精煉劑的過程中受到Fe、Ni、Cr的污染,進而對生產(chǎn)精煉劑的污染直接影響鋁合金鑄件的質(zhì)量。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種K3Mg2Cl7的制備方法,旨在避免在制備K3Mg2Cl7的過程中受到鐵、鎳、鉻的污染,進而提高K3Mg2Cl7的純度。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出一種K3Mg2Cl7的制備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向感應電爐中加入鋁,加熱至1100℃,將鋁熔融,得到鋁熔體,其中,所述感應電爐以石英澆鑄打爐料;
向所述感應爐中按預設比例加入制備K3Mg2Cl7的原材料,以所述鋁熔體作為熱源,保持溫度在700-800℃,攪拌得到K3Mg2Cl7,其中,所述制備K3Mg2Cl7的原材料包括KCl、MgCl2,所述KCl和MgCl2的摩爾比為3:2。
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技術(shù)方案是,所述感應電爐的頻率為50~150HZ。
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技術(shù)方案是,所述向所述感應爐中按預設比例加入K3Mg2Cl7的原材料,以所述鋁熔體作為熱源,保持溫度在700-800℃,攪拌得到K3Mg2Cl7的步驟包括: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深圳市新星輕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深圳市新星輕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49042.X/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一種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復相熱障涂層材料
- 無鉛[(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納米管及其制備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種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熒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種(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備方法
- 熒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