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PCB廢液處理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48716.4 | 申請日: | 2020-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3325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01 |
| 發明(設計)人: | 許堅立;王中洲;羅時麗;程洋洋;佘征平;鄒祝琪;王麗瓊;吳修宏;陸家勛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藍清環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C02F101/16;C02F101/20;C02F103/3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pcb 廢液 處理 系統 | ||
1.一種PCB廢液處理系統,包括一級A/O生物池(1)以及固定于所述一級A/O生物池(1)一側的第一連通管(11);所述一級A/O生物池(1)一側固定有第二連通管(12),所述一級A/O生物池(1)遠離第二連通管(12)一側固定有第三連通管(14),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級A/O生物池(1)內周面固定有第一隔板(16)和第二隔板(17);所述一級A/O生物池(1)靠近第一連通管(11)一側設置有用于阻止廢液流入第一連通管(11)的第一閥門裝置(3);所述一級A/O生物池(1)靠近第三連通管(14)一側設置有用于阻止廢液由第三連通管(14)流入一級A/O生物池(1)的第二閥門裝置(4);所述一級A/O生物池(1)靠近第二連通管(12)一側設置有用于阻止泥漿由一級A/O生物池(1)流入第二連通管(12)的第三閥門裝置(41);所述第一閥門裝置(3)、第二閥門裝置(4)與第三閥門裝置(41)的結構相同;所述一級A/O生物池(1)內靠近第三連通管(14)一側安裝有電機(42),所述電機(42)輸出端固定有絞龍轉軸(43);所述第一閥門裝置(3)包括固定于一級A/O生物池(1)內靠近第一連通管(11)一側的環形盒(31)、沿環形盒(31)周向固定于所述環形盒(31)內周面的兩個固定桿(32)、固定于兩個所述固定桿(32)相對一端的固定柱(33)、沿環形盒(31)周向均布于所述環形盒(31)內周面的四個轉動軸(34)以及分別固定于四個所述轉動軸(34)外周面的四個扇形閥門(35);所述環形盒(31)內遠離第一連通管(11)一側轉動安裝有錐齒環(36);每個所述轉動軸(34)遠離固定柱(33)一端分別固定有第一錐齒輪(37),每個所述第一錐齒輪(37)均與錐齒環(36)嚙合;所述絞龍轉軸(43)與第二隔板(17)之間設置有用于驅動第一錐齒輪(37)轉動的驅動機構(5);
所述驅動機構(5)包括固定于絞龍轉軸(43)外周面的第二錐齒輪(51)、貫穿設置于第二隔板(17)表面的轉動圓管(52)、轉動安裝于所述轉動圓管(52)底端的第三錐齒輪(53)、沿豎向與所述第三錐齒輪(53)滑移連接的螺紋軸(6)、固定于所述轉動圓管(52)外周面的L軸(56)、固定于所述L軸(56)遠離轉動圓管(52)一端的套管(57)以及固定于所述套管(57)內的抵接軸(58);所述第三錐齒輪(53)與第二錐齒輪(51)嚙合;所述螺紋軸(6)與轉動圓管(52)的內周面螺紋連接;所述抵接軸(58)與第一閥門裝置(3)之間設置有用于驅動第一錐齒輪(37)轉動的第一轉動組件(7);
所述第一轉動組件(7)包括固定于第一錐齒輪(37)底部的第一連接軸(72)、固定于所述第一連接軸(72)外周面的傳動齒輪(73)、沿環形盒(31)軸向滑移設置于第一隔板(16)底部的第一固定片(74)、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片(74)靠近環形盒(31)一側的限位軸(75)、固定于所述第一隔板(16)底部的第二固定片(76)、開設于所述第二固定片(76)靠近第一固定片(74)一側的限位通孔(77)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片(74)底部且用于與傳動齒輪(73)嚙合的齒條(78);所述限位軸(75)沿環形盒(31)軸向滑移設置于所述限位通孔(77)內;所述抵接軸(58)遠離轉動圓管(52)一端固定有抵接件(71),所述抵接件(71)與齒條(78)的相對內側分別開設有斜面(82);所述第一隔板(16)和第二隔板(17)之間設置有用于驅動第三閥門裝置(41)打開的傳動組件(9);
所述傳動組件(9)包括與第一錐齒輪(37)頂部連接的第二連接軸(91)、固定于所述第二連接軸(91)外周面的主動錐齒輪(92)、固定于第一隔板(16)和第二隔板(17)相對內側的兩個豎板(93)、分別開設于兩個所述豎板(93)相對內側的兩個圓形通孔(94)、貫穿設置于兩個所述圓形通孔(94)內的傳動軸(95)、固定于所述傳動軸(95)靠近主動錐齒輪(92)一端的第一傳動輪(55)、固定于所述傳動軸(95)遠離第一傳動輪(55)一端的第二傳動輪(59)以及固定于第一連接軸(72)外周面的第三傳動輪(81);所述第一傳動輪(55)與主動錐齒輪(92)嚙合;所述第三傳動輪(81)與第二傳動輪(59)嚙合;
PCB廢液處理系統還包括ABR反應池(15)和二級A/O生物池(2),所述ABR反應池(15)向所述一級A/O生物池(1)進液時,所述電機(42)啟動,所述第二錐齒輪(51)隨所述絞龍轉軸(43)轉動后,所述第二錐齒輪(51)帶動所述第三錐齒輪(53)轉動,所述螺紋軸(6)隨所述第三錐齒輪(53)轉動,同時所述螺紋軸(6)通過螺紋配合帶動所述轉動圓管(52)轉動,所述轉動圓管(52)通過所述L軸(56)帶動所述抵接軸(58)向靠近所述第二閥門裝置(4)一側轉動;所述抵接軸(58)接近所述齒條(78)時,所述抵接件(71)通過所述斜面(82)向遠離所述轉動圓管(52)一側推動所述齒條(78),所述齒條(78)移動過程中帶動所述傳動齒輪(73)轉動,所述傳動齒輪(73)通過所述第一連接軸(72)帶動所述第一錐齒輪(37)轉動,所述第一錐齒輪(37)與所述錐齒環(36)配合轉動后,所述第一錐齒輪(37)帶動所述轉動軸(34)轉動,所述轉動軸(34)帶動所述扇形閥門(35)轉動,廢液經所述扇形閥門(35)轉動后的縫隙流入所述一級A/O生物池(1);
所述一級A/O生物池(1)向所述二級A/O生物池(2)進液時,所述絞龍轉軸(43)反向轉動,所述抵接軸(58)向靠近所述第一閥門裝置(3)一側轉動,所述第一閥門裝置(3)打開;所述第一閥門裝置(3)中的所述第一連接軸(72)轉動后帶動所述第三傳動輪(81)轉動,所述第三傳動輪(81)通過與所述第二傳動輪(59)嚙合,帶動所述第一傳動輪(55)轉動,所述第一傳動輪(55)帶動所述主動錐齒輪(92)轉動,所述主動錐齒輪(92)通過所述第二連接軸(91)帶動所述第三閥門裝置(41)打開;所述絞龍轉軸(43)轉動后,通過絞龍轉軸(43)將泥漿通過所述第三閥門裝置(41)排入所述第二連通管(12)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藍清環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藍清環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48716.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