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細度羊毛條的生產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48685.2 | 申請日: | 2020-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3564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5 |
| 發明(設計)人: | 聞宇;胡建德;王術華;任亞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宇羊毛工業(張家港保稅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1B3/04 | 分類號: | D01B3/04;D01G13/00;D01H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榮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尚欣 |
| 地址: | 2156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細度 羊毛 生產工藝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高細度羊毛條的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1)洗毛:將羊毛放進洗毛槽內進行洗毛,水溫為35?40℃,每一頓清洗水中加入10?15g羊毛清洗劑,人工手動分散和過濾雜質,清洗3?4次;2)和毛:使用和毛機進行和毛,和毛量為0.8?1頓/時,和毛過程中加入和毛油和抗靜電劑;3)針精梳:首先進行梳毛,梳毛的出條重量為10?14g/m,出條速度為40?60m/min,牽伸倍數為1.5?2,再進行前道針梳,前道針梳并合根數為5?6根,牽引倍數為4?6,出條重量為15?18g/min,隔距為32?38mm,速度為60?80m/min。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高細度羊毛條的生產工藝,制備方法簡單,條干均勻度好,織物面料質感更細膩親膚,同時也有利于紡制高支紗,有效改善面料的用途和市場空間,提高紗線強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羊毛條的生產領域,具體是指一種高細度羊毛條的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羊毛主要由蛋白質組成。人類利用羊毛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由中亞向地中海和世界其他地區傳播,遂成為亞歐的主要紡織原料。羊毛纖維柔軟而富有彈性,可用于制作呢絨、絨線、毛毯、氈呢等紡織品。羊毛制品有手感豐滿、保暖性好、穿著舒適等特點。綿羊毛在紡織原料中占相當大的比重。世界綿羊毛產量較大的有澳大利亞、前蘇聯、新西蘭、阿根廷、中國等。綿羊毛按細度和長度分為細羊毛、半細毛、長羊毛、雜交種毛、粗羊毛等5類。中國綿羊毛品種有蒙羊毛、藏羊毛、哈薩克羊毛。評定羊毛品質的主要因素是細度、卷曲、色澤、強度以及草雜含量等。羊毛條是紡織品之一,高細度的羊毛條后期制作成品可以是羊剪絨或花式紗線。
發明內容
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細度羊毛條的生產工藝,制備方法簡單,條干均勻度好,織物面料質感更細膩親膚,同時也有利于紡制高支紗,有效改善面料的用途和市場空間,提高紗線強度。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高細度羊毛條的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洗毛:將羊毛放進洗毛槽內進行洗毛,水溫為35-40℃,每一頓清洗水中加入10-15g羊毛清洗劑,人工手動分散和過濾雜質,清洗3-4次;
2)和毛:使用和毛機進行和毛,和毛量為0.8-1頓/時,和毛過程中加入和毛油和抗靜電劑;
3)針精梳:首先進行梳毛,梳毛的出條重量為10-14g/m,出條速度為40-60m/min,牽伸倍數為1.5-2,再進行前道針梳,前道針梳并合根數為5-6根,牽引倍數為4-6,出條重量為15-18g/min,隔距為32-38mm,速度為60-80m/min,然后進行精梳,精梳并合根數為8-12根,喂入齒數為18-21,出條重量為12-16g/min,隔距為30-32mm,速度為40-70m/min,最后進行后道針梳,后道針梳并合根數為6-7根,牽引倍數為5.5-6.5,出條重量為14-16g/min,隔距為40-45mm,速度為40-60m/min。
作為改進,所述洗毛之前進行浸泡20-40分鐘。
作為改進,所述步驟3)后道針梳制得的羊毛條的直徑為10-12um。
作為改進,所述和毛油的加入量為每噸羊毛加入8千克。
作為改進,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制備方法簡單,條干均勻度好,織物面料質感更細膩親膚,同時也有利于紡制高支紗,有效改善面料的用途和市場空間,提高紗線強度。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用具體實施例說明本發明,并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制。
實施例一
一種高細度羊毛條的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宇羊毛工業(張家港保稅區)有限公司,未經天宇羊毛工業(張家港保稅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4868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