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鋰/鈉離子電池負極的氮摻雜多孔碳納米纖維復合材料及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48404.3 | 申請日: | 2020-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4441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5 |
| 發明(設計)人: | 孫曉紅;靳士波;樊冰清;鄭超逸;蔡婧涵;鄭春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M4/36 | 分類號: | H01M4/36;H01M4/583;H01M4/62;H01M10/0525;H01M10/054;C01B32/158;C01B32/16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責任專利代理事務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麗 |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區海***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鈉離子 電池 負極 摻雜 多孔 納米 纖維 復合材料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多孔的氮摻雜碳納米纖維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將聚丙烯腈和醋酸鋅加入二甲基甲酰胺中,攪拌得到混合溶液;將混合溶液移入到注射器中進行靜電紡絲,得到聚丙烯腈/醋酸鋅的納米纖維復合材料;將復合材料浸泡在2?甲基咪唑的乙醇溶液中使得鋅離子與二甲基咪唑反應在纖維上生長ZIF?8金屬有機框架,烘干后得到ZIF?8/聚丙烯腈/醋酸鋅復合納米纖維;將納米纖維復合材料首先在空氣中預煅燒,然后再惰性氣體下煅燒后通過酸刻蝕產生多孔結構,再經過洗滌,干燥得到多孔的氮摻雜碳納米纖維復合材料。該方法具有易操作和可重復性,同時合成的材料具備較高容量及良好循環性能,可以作為鋰/鈉離子電池的負極材料。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無機納米材料合成領域。具體地,涉及用靜電紡絲法來制備氮摻雜多孔碳納米纖維(N-CHF)復合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術
近來,為了滿足全球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大量低成本可回收的新能源器件得到迅速發展。其中,鋰/鈉離子電池由于其具有高比能量密度、高放電電壓、高循環壽命、無記憶效應、無污染等特點,被廣泛用于信息技術、電動車、航空航天等領域。
相比鋰資源而言,鈉儲量十分豐富,約占地殼儲量的2.64%,而具備商業開采價值的鋰儲備量則僅為1351.9萬公噸,且鈉離子電池與鋰離子電池儲能技術具有一定相似性,鈉離子電池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由于鈉離子與鋰離子相比其半徑更大、更重,因此在鈉離子嵌入和脫出的過程中,會造成材料更大的體積膨脹,使材料的結構遭到破壞,進而循環穩定性變差。因此為了滿足高性能鋰/鈉離子電池的市場需求,必須尋找具有長循環穩定性的材料。
在鋰/鈉離子電池中,負極材料是影響電池容量和使用壽命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人們對高儲鋰/鈉性能負極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屬以及合金材料、氧化物以及硫化物材料和碳基材料上。其中,碳基材料具有較高的理論比容量(372mAh g-1)、原料來源豐富、較低的合成成本、無毒及環境友好等優點,所以特別適合作為新一代鋰/鈉離子電池的負極材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大學,未經天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4840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