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區塊鏈的互助式保險方法及設備、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48344.5 | 申請日: | 2020-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6048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9 |
| 發明(設計)人: | 孫善寶;羅清彩;譚強;徐馳;于玲;于曉艷 | 申請(專利權)人: | 濟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Q40/08 | 分類號: | G06Q40/08;G06F21/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慧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716 | 代理人: | 董延麗 |
| 地址: | 250100 山東省濟南***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區塊 互助 保險 方法 設備 介質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基于區塊鏈的互助式保險方法及設備、介質。上述方法其中包括獲取投保人端發出的理賠申請信息,根據智能合約,確定理賠申請信息符合投保信息;將理賠申請信息發送至第三方鑒定機構審核,確定構成理賠案件;獲取第三方鑒定機構匿名化處理后的匿名理賠申請信息,根據智能合約,由互助式保險區塊鏈上各個節點對匿名理賠申請信息進行投票,確定進行理賠;將理賠申請信息發送至監管機構,監管機構根據智能合約檢查理賠資金余額及審核理賠申請信息確定理賠金額,并將對應的賠償代幣發送至投保人端的賬戶。將保險參與方、鑒定機構與監管機構聯合,通過匿名化處理保護了投保人隱私,通過投票機制實現公正、透明的賠付。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智能合約和區塊鏈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區塊鏈的互助式保險方法及設備、介質。
背景技術
近年來,比特幣等電子貨幣開始流行,與大多數貨幣不同,比特幣等電子貨幣不依靠特定的貨幣發行機構,使用整個P2P網絡中眾多節點完成分布式賬本的交易記錄,比特幣等電子貨幣背后的核心支撐技術是區塊鏈技術,又稱為“分布式賬本技術”,是一種去中心化、集體維護分布式賬本的技術方案,其本質是由多個節點集體參與通過多方存儲、多方計算的方式來實現數據不可篡改、計算結果可信的分布式數據庫系統。
區塊鏈不是一種單一的技術,而是多種技術整合的結果,利用區塊鏈技術維護一個可靠的、難以篡改的賬本記錄,可以降低信任的風險,并能有效的降低眾參與方協作的維護成本。區塊鏈技術的發展使得智能合約成為可能,其本質是一段由一臺計算機或者計算機網絡按照簽署合約的權利和義務自動執行的代碼,合約的執行無需中心節點來進行控制。由于智能合約使用代碼的方式,保證了合同條款的強制執行力;將智能合約與區塊鏈相結合,使得合約的條款一旦設定,就沒有第三方可以篡改。智能合約這一顛覆性的技術是區塊鏈的重要特性,將會對人類社會結構產生重大變化。
互助保險是現代保險的最初形式,由有共同要求和面臨同樣風險的人自愿組織起來,相比于傳統的股份制商業保險公司,互助保險投保人即股東,對公司擁有所有權、管理權和監督權,所支付的保費要全部用于風險保障,保費資金所產生的收益也歸全體投保人所有。具有同質風險保障需求的單位或個人,通過訂立合同成為會員,并繳納保費形成互助基金,由該基金對合同約定的事故發生所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或者當被保險人死亡、傷殘、疾病或者達到合同約定的年齡、期限等條件時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保險活動。
互助保險定義好風險補償的規則,預交風險補償分攤資金,從而保障每一個參與者的風險損失。互助保險大多是同類人群的同質風險保障,因為有共同點,所以投保人相互之間更容易信任,對于互助保險組織或者公司的忠誠度也更高,愿意長期參與。另一方面,對于商業保險因為不賺錢或風險難以預測的風險,像高風險人群(比如大廈清潔工),或者不固定的風險(比如突發性的自然災害)。而在互助保險模式下,只要全體會員認可,定好規則,就可以運轉了。然而互助保險也存在出險認定困難、賠償不確定、難以監管等一系列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有效利用區塊鏈和智能合約技術,實現公開透明高效的互助式保險,并在保護投保人隱私的前提下形成有效的監管成為亟需解決的問題。
因此,現在迫切需要研發出一種新型的互助式保險方法,將互助式保險與區塊鏈技術相結合,以克服現有互助式保險中存在的問題。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內容屬于發明人的技術認知范疇,并不必然構成現有技術。
發明內容
本說明書實施例提供一種基于區塊鏈的互助式保險方法及設備、介質,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如下技術問題:現有的互助式保險存在出險認定難、賠償不確定、難以監管、存證取證及追溯等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說明書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基于區塊鏈的互助式保險方法,其中包括:
獲取投保人端發出的理賠申請信息,根據保險理賠智能合約,確定所述理賠申請信息符合投保信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濟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未經濟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4834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接近傳感器的校準方法、校準裝置及移動終端
- 下一篇:互聯網遠程庭審開庭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