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多輸入多輸出單環模型建模方法及其仿真平臺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47744.4 | 申請日: | 2020-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6332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03 |
| 發明(設計)人: | 李兵;張曉藝;單萬寧;候金波;曾文波;何怡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肥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W4/40 | 分類號: | H04W4/40;H04L41/14;H04B7/0413 |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企業) 34114 | 代理人: | 吳娜 |
| 地址: | 230009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輸入 輸出 模型 建模 方法 及其 仿真 平臺 | ||
1.一種用于多輸入多輸出單環模型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下列順序的步驟:
(1)模擬一個車載通信場景,作為發射器的信號基站固定不動,接收器是一輛移動的轎車;信號發射端與接收端之間的距離為D,環的半徑是R,且滿足D>>R>>max{δT,δR};作為發射器的信號基站裝有MT根全向天線且呈均勻線性陣列分布,作為接收器的轎車車頂裝有MR根全向天線且呈均勻線性陣列分布;所述天線由多個元件單元組成,發射器天線的元件單元間的間距為δT,接收器天線的元件單元間的間距為δR;設置βT和βR分別是發射天線和接收天線的傾角;
(2)根據上述場景得到一個窄帶MT×MRMIMO信道模型,假設單環上有Sn個局部散射體,n=1,2,…,N;出發角AOD用表示,到達角AOA用表示,移動的轎車以運動角度αv的方向以速度v運動,該模型的復通道增益表示為其中表示視距分量,表示非視距分量,用表示發射器天線陣元的第l根天線,l=1,2,...,MT;用表示接受器轎車陣元的第k根天線,k=1,2,…,MR;
(3)對經典單環模型做基于散射簇的模型擴展;
(4)利用改進后的單環模型的信道增益函數給出多簇MIMO信道模型的3D空間-時間CCF,通過設置發射器和接收器天線的元件單元間的間距為零,得到時間自相關函數,通過設置暫態時間為零,得到空間互相關函數;
(5)通過上述四個步驟得到單環模型,利用該模型做MATLAB仿真;
在所述步驟(3)具體是指:
(3a)十字路口場景下設置簇的數量為4個,根據轎車所在的位置確定散射簇的角度,第一個簇的角度分布在π/6至π/3,第二個簇的角度分布在2π/3至5π/6,以此類推;
(3b)汽車行駛過拐角時,設置有兩個簇,簇的分布角度為π/6至4π/3、5π/3至11π/6,道路上認為是沒有散射體分布的;
(3c)直路場景中分簇數量為兩個,并且角度對稱,其中一個簇的角度為π/6至5π/6;
(3d)作為接收器的移動轎車周圍的散射體圓環上有多個散射簇分布;用不同的下標來區分不同的簇,設簇共有C個,(.)c,c=1,2,…,C,每個簇都有自己的分布區域,即簇的長度是有限;簇C的AOD出發角表示為AOA到達角表示為存在的區域表示為所有的都有相同的概率密度;基于散射簇的大規模天線MIMO信道模型,信道增益表示為:
式中,ωc代表權重因子,即代表第c個簇占的比重;為了使zkl(t)的均值功率歸一化為一個單位,對加權因子施加邊界條件
在所述步驟(4)中,多簇MIMO信道模型的3D空間-時間CCF具體是指:
(4a)多簇MIMO信道模型的3D空間-時間CCFρkl,k'l'(δT,δR,τ)表示為:
式中,(.)*表示式子求共軛,E{.}表示式子求期望;δT是發射器天線的元件單元間的間距,δR是接收器天線元件單元間的間距,τ是暫態時間;
(4b)視距分量的相關函數具體計算如下:
式中
K是萊斯因子,l是發射器天線陣的第l根天線,k是接收器天線陣的第k根天線,βT和βR分別是發射天線和接收天線的傾角,λ表示載波波長;是視距分量的多普勒頻移載波頻率;
(4c)散射分量的相關函數的計算如下:
式中,表示從信號發射端看到的最大AOD,表示簇C到達角,fR是非視距分量的多普勒頻移,是到達角的概率密度函數;
(4d)空間-時間相關函數中,設置發射器和接收器的天線元件單元間間距δT,δR均為零,可以得到時間自相關函數表示為
ωc表示權重因子,是散射簇角度的下限,是散射簇角度的上限;(4f)通過設置τ為零,從3D空間-時間相關函數得到2D空間CCF,表示為:
由步驟4(b)可知,
由步驟4(c)可知,表示簇C到達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肥工業大學,未經合肥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47744.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