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非對稱性四次曲線柔性加減速規劃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47726.6 | 申請日: | 2020-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5831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18 |
| 發明(設計)人: | 張相勝;朱道坤;王國先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5B19/416 | 分類號: | G05B19/416 |
| 代理公司: | 大連理工大學專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劉秋彤 |
| 地址: | 214122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對稱性 四次 曲線 柔性 減速 規劃 方法 | ||
1.一種非對稱性四次曲線柔性加減速規劃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如下:
步驟一、非對稱性四次曲線柔性加減速規劃模型構建
構建的加減速規劃模型包含加速運動階段、勻速運動階段和減速運動階段;加加速度的變化規律為三角形狀連續變化,向上逐次積分得到加速度、速度和位移變化規律,規劃出的加加速度、加速度、速度和位移分別是連續變化的一次、二次、三次和四次曲線;加速階段和減速階段的參數值均可不同,完整的加減速過程被劃分為11個運動階段,每個運動階段都有相對應的參數函數表達式;
步驟二、非對稱性四次曲線柔性加減速規劃實現方案
總體實現流程包括以下處理步驟:
S1,輸入系統給定參數,包括:待加工路徑長度L、起始速度Vs和終點速度Ve、機床運行最大速度Vmax、加速運動階段的最大加速度Aa和最大加加速度Ja、減速運動階段的最大加速度Ad和最大加加速度Jd;定義所研究加減速規劃的加加速度、加速度、速度和位移與時間參數t的函數表達式分別為j(t)、a(t)、v(t)和s(t);
所述11個運動階段各自相對應的參數函數表達式為:
(1)當t∈[0,t1)時,各參數函數表達式如式(1)所示;
(2)當t∈[t1,t2)時,各參數函數表達式如式(2)所示;
(3)當t∈[t2,t3)時,各參數函數表達式如式(3)所示;
(4)當t∈[t3,t4)時,各參數函數表達式如式(4)所示;
(5)當t∈[t4,t5)時,各參數函數表達式如式(5)所示;
(6)當t∈[t5,t6)時,各參數函數表達式如式(6)所示;
(7)當t∈[t6,t7)時,各參數函數表達式如式(7)所示;
(8)當t∈[t7,t8)時,各參數函數表達式如式(8)所示;
(9)當t∈[t8,t9)時,各參數函數表達式如式(9)所示;
(10)當t∈[t9,t10)時,各參數函數表達式如式(10)所示;
(11)當t∈[t10,t11)時,各參數函數表達式如式(11)所示;
其中,t1~t11分別表示為各個運動階段的轉接點時刻;τ1~τ11分別表示局部時間坐標,即τi=t-ti-1;T1~T11分別表示各個運動階段的持續運行時間;
當加減速規劃模型確定后,軌跡曲線由系統給定參數唯一確定;根據系統給定參數求解出Ti值,i=1,2,...,11,分別代入各運動段的位移函數s(t)、速度函數v(t)、加速度函數a(t)和加加速度函數j(t)表達式,便可確定t時刻軌跡狀態,進行后續插補處理;
S2,取可達到的最大速度Vmax_act=Vmax,校驗此時加速階段和減速階段的最大加速度可達性,并分別求出加速階段的位移長度Sa和減速階段的位移長度Sd;
S2.1,取可達到的最大速度Vmax_act為機床運行最大速度Vmax,即令Vmax_act=Vmax;
S2.2,校驗此時加速階段最大加速度Aa可達性,并計算加速階段的位移長度Sa;
①當(Vmax_act-Vs)≥2Aa2/Ja時,則說明加速階段能達到最大加速度Aa,計算加速階段各運動時間長度為:
②當(Vmax_act-Vs)<2Aa2/Ja時,則說明加速階段不能達到最大加速度Aa,計算加速階段各運動時間長度為:
此時加速階段實際可達到的最大加速度為:
③基于步驟①、②所得加速階段各運動時間長度,加速階段的位移長度Sa為:
Sa=(Vs+Vmax_act)(4T1+T3)/2 (15)
S2.3,校驗此時減速階段最大加速度Ad可達性,并計算減速階段的位移長度Sd;
④當(Vmax_act-Ve)≥2Ad2/Jd時,則說明減速階段能達到最大加速度Ad,計算減速階段各運動時間長度為:
⑤當(Vmax_act-Ve)<2Ad2/Jd時,則說明減速階段不能達到最大加速度Ad,計算減速階段各運動時間長度為:
此時減速階段實際可達到的最大加速度為:
⑥基于步驟④、⑤所得減速階段各運動時間長度,減速階段的位移長度Sd為:
Sd=(Ve+Vmax_act)(4T7+T9)/2 (19);
S3,判斷待加工路徑長度L與Sa+Sd的大小關系,從而校驗機床運行最大速度Vmax可達性,當機床運行最大速度可達時,則實際可達到的最大速度取機床運行最大速度,并跳轉至步驟S6;當機床運行最大速度不可達時,至步驟S4;
S3.1,判斷待加工路徑長度L與Sa+Sd的大小關系
當待加工路徑長度L≥Sa+Sd時,則說明系統存在勻速運動段,此時實際可達到的最大速度Vmax_act即為機床運行最大速度Vmax,計算此時勻速段運動時間長度為:
并跳轉至步驟S6;
當給定待加工路徑長度L<Sa+Sd時,則說明系統不存在勻速運動速段,此時實際可達到的最大速度Vmax_act小于機床運行最大速度Vmax,需重新計算實際可達到的最大速度Vmax_act,至步驟S4;
S4,設置精度誤差δ和最大可迭代次數Count;確定迭代區間[Vmax_low,Vmax_up],其中Vmax_up為取區間上邊界,Vmax_low為區間下邊界;并通過循環迭代法求解實際可達到的最大速度,當在最大可迭代次數內達到系統精度要求時,則實際可達到的最大速度取當前求解出來的最大速度值,并跳轉至步驟S6;當算法迭代次數達到最大可迭代次數仍不滿足系統精度要求時,至步驟S5;
S5,采用勻速補償法,實際可達到的最大速度取當前區間下邊界值,并在勻速階段對位置進行補償;
S5.1,采用勻速補償法,取此時實際可達到的最大速度Vmax_act=Vmax_low;
S5.2,由步驟S2.2和步驟S2.3分別計算出此時加速階段的位移長度Sa和減速階段的位移長度Sd,并在勻速階段對位置進行補償:
并跳轉至步驟S6;
S6,解析求解時間參數Ti值,i=1,2,...,11,并結束流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南大學,未經江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47726.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