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能互補污泥處理裝置及實施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47633.3 | 申請日: | 2020-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5303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7 |
| 發明(設計)人: | 韓向新;姜秀民;翟金鵬;劉建國;劉加勛;張海;穆茂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11/13 | 分類號: | C02F11/13;C02F11/10;C10G1/00;C10K1/02;F23G5/027;F23J15/02;F23J15/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鄭立 |
| 地址: | 20024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多能 互補 污泥 處理 裝置 實施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多能互補污泥處理裝置。涉及污泥處理技術領域。包括換熱器、污泥干化爐、干燥罐、干餾爐、旋風分離器、焚燒爐、常壓蒸餾塔、第一汽提塔、第二汽提塔、冷凝器、不凝氣儲罐、第一旋轉型蓄熱式換熱器、第二旋轉型蓄熱式換熱器、布袋式除塵器和煙囪。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多能互補污泥處理裝置的實施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污泥干化并送入干餾爐中進行熱解;將熱解所剩余的半焦,輸送入焚燒爐燃燒;將熱解所得裂解油氣輸送入常壓蒸餾塔,并通過汽提塔分離出可作為化工原料的高品質裂解產品。本發明設計合理,實用性強,在盡可能減少二次污染的前提下,實現污泥有效處理并可回收得到附加值較高的化工原料。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污泥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多能互補污泥處理裝置及實施方法。
背景技術
在國內,相較于對污水處理的重視和高投入,污泥處理投入較少。與污泥產量逐年遞增的趨勢相反,我國的污泥處理處置行業起步較晚,無害化處理率依然低下。截止到2014年底,我國污泥的主要處理方式以填埋為主,相應處理量達到污泥總量的65%;到2016年底,這個數字仍高達33%。
由于愈加嚴格的環保法規,土地面積不足以及與有害物質(如病原體、藥物、激素、重金屬等)、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有關的二次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通過填埋、農田利用等處理污泥的傳統方法已不再可行。
公開號為CN 110066083 A的專利公開了一種污泥熱解資源化系統及熱解方法。該方法采用固體瓷球或石英砂作為熱載體將熱量快速傳導給污泥,包括特殊設計的可實現污泥強制混合和快速傳熱的螺旋式熱解反應器。但系統采用固體熱載體與污泥混合直接加熱,固體熱載體與附著污泥的分離及循環利用需要增加額外的設備才能得以實現,增加了技術難度和經濟成本。另外,預干燥裝置以及加熱固體熱載體都需要耗費一定量的電能等非可再生能源。
公開號為CN 109650691 A的專利公開了一種污泥熱解資源化系統及熱解方法。該方法利用進料裝置將污泥供給至內筒體中、利用高溫介質為熱解處理間接供熱、利用回轉電機帶動內筒體旋轉以及內筒體內壁螺旋葉片的推動作用使污泥向內筒體出料端移動,避免發生結焦現象,同時進行熱解反應。但該方法由于只采取了熱解工藝對污泥進行處理,為防止熱解過程中發生結焦,污泥熱解程度不完全,熱解所產生的半焦中仍含有相當量的有機物,影響污泥熱解產品收率的同時,也造成了二次污染。
因此,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致力于開發一種多能互補污泥處理裝置及實施方法,設計合理,實用性強,可在盡可能減少二次污染的前提下,實現對污泥的清潔、經濟、高效的處理并可回收得到附加值較高的化工原料。
發明內容
有鑒于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提供一種設計合理,實用性強且可以在盡可能減少二次污染的前提下,實現對污泥的清潔、經濟、高效的處理并回收得到附加值較高的化工原料的污泥處理裝置及實施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多能互補污泥處理裝置,包括換熱器、污泥干化爐、干燥罐、干餾爐、旋風分離器、焚燒爐、常壓蒸餾塔、第一汽提塔、第二汽提塔、冷凝器、不凝氣儲罐、第一旋轉型蓄熱式換熱器、第二旋轉型蓄熱式換熱器、布袋式除塵器、煙囪、污泥入口、水管、熱空氣管、半焦入口、排渣口、焚燒爐的空氣入口、瓦斯管、重質油管、餾分油管、柴油管、汽油管、不凝氣管、常壓蒸餾塔的蒸汽口、第一汽提塔的蒸汽口和第二汽提塔的蒸汽口;其中,
所述污泥干化爐上部設有污泥入口,下部設有出料口并與所述干餾爐連接;
所述干燥罐一端與所述污泥干化爐上部空氣出口相連,另一端連接所述第二旋轉型蓄熱式換熱器的空氣入口;
所述第二旋轉型蓄熱式換熱器的空氣出口與所述焚燒爐的空氣入口相連;
所述干餾爐下端設有半焦出料口,并與所述焚燒爐相連;
所述焚燒爐底部設有排渣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交通大學,未經上海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4763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