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效的甘蔗或甘蔗近緣種莖尖染色體制片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47247.4 | 申請日: | 2020-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3888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5 |
| 發明(設計)人: | 林秀琴;陸鑫;蔡青;周加芳;毛鈞;吳轉娣;劉洪博;劉新龍;李旭娟;字秋艷;李純佳;徐超華;孔春艷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甘蔗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N1/28 | 分類號: | G01N1/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師事務所 11569 | 代理人: | 瞿曉晶 |
| 地址: | 661699 云南省紅河***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效 甘蔗 近緣 種莖尖 染色體 制片 方法 | ||
1.一種高效的甘蔗或甘蔗近緣種莖尖染色體制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采集生長旺盛的甘蔗或甘蔗近緣種的莖尖分生區組織切成0.3~0.5cm3的小塊狀,用預冷的ddH2O滅菌水浸泡,在4℃條件下預處理5~24h,得到預處理材料;
2)將所述預處理材料進行固定,固定條件為4℃,固定時間為2~3d,用ddH2O滅菌水清洗后,用解離液在50~65℃水浴條件下解離20~25min,得到解離材料;
所述解離液為1mol/L HCl溶液和體積百分濃度45%乙酸水溶液等體積混合形成的混合液;
3)將所述解離材料轉移至載玻片上,去除表面水分后,用改良苯酚卡寶品紅染色液染色,夾碎所述解離材料,去除組織殘渣,蓋上蓋玻片,染色4~8min,去除所述蓋玻片周圍染色液,壓片,制得染色體分散的玻片標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甘蔗或甘蔗近緣種莖尖染色體制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莖尖分生區組織包括甘蔗莖尖基部分生區組織和/或包裹莖尖的2~3層幼葉分生區組織,所述包裹莖尖的2~3層幼葉分生區組織為距離莖尖往上3cm內的幼葉分生區組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甘蔗或甘蔗近緣種莖尖染色體制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生長旺盛的甘蔗或甘蔗近緣種的莖尖分生區組織的采集時期包括在甘蔗拔節期、伸長時期或伸長后期。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意一項所述甘蔗或甘蔗近緣種莖尖染色體制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生長旺盛的甘蔗或甘蔗近緣種的莖尖分生區組織的采集時間為晴天的上午9:00~11:0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甘蔗或甘蔗近緣種莖尖染色體制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固定用固定液為卡諾固定液;
所述卡諾固定液為無水乙醇和冰醋酸按照體積比為3:1的比例混合而成。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甘蔗或甘蔗近緣種莖尖染色體制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壓片的方法為用帶有橡皮的鉛筆的一端敲擊所述蓋玻片,使染色體分散,然后用大拇指壓所述蓋玻片,使細胞平整分散,染色體處在同一平面上。
7.根據權利要求1、2、3、5和6任意一項所述甘蔗或甘蔗近緣種莖尖染色體制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甘蔗的品種包括拔地拉、57NG208、閩糖70-611、RB72-454、F1崖城96-48或BC2云蔗07-86。
8.根據權利要求1、2、3、5和6任意一項所述甘蔗或甘蔗近緣種莖尖染色體制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甘蔗近緣種包括甘蔗野生種和甘蔗近緣屬植物;
所述甘蔗野生種包括割手密和大莖野生種;所述甘蔗近緣屬植物包括斑茅、芒、滇蔗茅和河八王。
9.權利要求1~8任意一項所述甘蔗或甘蔗近緣種莖尖染色體制片方法制備得到的甘蔗染色體分散的玻片標本,其特征在于,染色體形態結構清晰,分散不重疊的分裂相中期細胞,背景干凈無雜質。
10.權利要求9所述甘蔗或甘蔗近緣種染色體分散的玻片標本在甘蔗或甘蔗近緣種的染色體核型分析或種質資源分類鑒定及保護利用中的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甘蔗研究所,未經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甘蔗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47247.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