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手性化合物的檢測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45938.0 | 申請日: | 2020-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2554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08 |
| 發明(設計)人: | 車順愛;劉澤棲;段瑛瀅 | 申請(專利權)人: | 同濟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7/72 | 分類號: | G01N27/72;G01N21/17;G01R33/03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盧泓宇 |
| 地址: | 200092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手性 化合物 檢測 系統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手性化合物的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材料,用于載置待測樣品;激光發生裝置,用于對載置了待測樣品的基底材料進行激光照射;以及磁場強度檢測裝置,用于對激光照射后的磁場強度進行檢測,其中,基底材料由具有手性的光磁響應性材料構成,激光發生裝置所產生的激光為非偏振光。與現有技術中的手性化合物檢測系統相比,本發明的檢測系統具有操作簡單、結果準確、易于實現現場檢測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手性化合物的檢測系統。
背景技術
手性化合物是指分子結構相同,但構型上互為鏡像的一類化合物。在醫藥化工領域中,互為鏡像的一對手性化合物之間通常具有不同的特性,例如,沙利度胺具有S和R兩種互為鏡像的對映體構型,其中R型具有中樞鎮靜作用,S型卻具有強烈的致畸作用。因此,在涉及手性化合物的研發生產過程中,對映體之間的區分及含量檢測是至關重要的步驟。
現有技術中,手性化合物的分析檢測系統主要包括兩類,即光譜類和色譜類。光譜類的方法多利用手性化合物的旋光性(即讓偏振光發生偏轉的特性)實現,其難以定量且容易受到雜光干擾。且光譜法需要用到非常精密的光學器件,對制造工藝提出極大的挑戰。色譜類方法主要依賴于色譜柱填料對不同構型手性化合物吸附能力的不同而進行分離及含量檢測,然而,色譜類方法能夠應用的范圍有限,常用的手性色譜柱僅能應用于一部分符合其吸附特性的手性化合物,對分子量過大、分子量過小或沒有極性的化合物都無法進行檢測。
另外,上述現有檢測系統中,光譜類檢測系統的設備較復雜,幾乎不具便攜性,而色譜類系統的設備需要包含流動相裝置和檢測裝置等,也不具有便攜性,因此,現有的手性化合物檢測需要在實驗室進行,無法實現待測樣品的現場檢測。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發明人針對手性化合物的物理特性進行了研究,發現手性化合物在光照下表現出如下特性:當采用具有手性的光磁響應性材料作為基底材料對手性分子進行磁場檢測時,其檢測結果隨著對映異構體的含量變化而有所不同。不僅如此,發明人還發現,前述的強度變化與對映異構體的含量之間符合線性規律,因此根據負載不同含量比例對映異構體所對應的磁場強度檢測結果即可推算得出其含量比例,從而實現手性化合物的檢測。
相應地,將上述具有手性的光磁響應性材料以及能夠對該材料與手性化合物在激光照射后的磁場強度進行測定的儀器組合,即可形成能夠對不同對映異構體的混合物的含量比例進行檢測的檢測系統。
基于上述發現,發明人提出了一種手性化合物的檢測系統,具體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手性化合物的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材料,用于載置待測樣品;激光發生裝置,用于對載置了待測樣品的基底材料進行激光照射;以及磁場強度檢測裝置,用于對激光照射后的磁場強度進行檢測,其中,基底材料由具有手性的光磁響應性材料構成,激光發生裝置所產生的激光為非偏振光。
進一步,本發明提供的手性化合物的檢測系統還可以具有這樣的技術特征,其中,具有手性的光磁響應性材料為金屬納米螺旋線陣列、復合金屬納米螺旋線陣列、金屬氧化物納米螺旋線陣列以及復合金屬氧化物納米螺旋線陣列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
進一步,本發明提供的手性化合物的檢測系統還可以包括:載臺,其中,基底材料設置在由不具有光磁響應性的材料所制成的基板上,載臺設有對基板進行承載的承載面。
更進一步,上述手性化合物的檢測系統中,磁場強度檢測裝置可以是具有霍爾探頭的高斯計,載臺還可以具有設置在承載面上用于容納霍爾探頭的凹部。
更進一步,上述手性化合物的檢測系統中,載臺還可以具有設置在凹部近旁的環部,該環部的內部與凹部相連通,用于讓高斯計中連接霍爾探頭的導線穿過。另外,該導線上還可以設有與所述環部相嵌套配合的柱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同濟大學,未經同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4593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