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盾構隧道安全下穿市政橋梁樁基托換系統的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45692.7 | 申請日: | 2020-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2336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18 |
| 發明(設計)人: | 崔延恒;李龍;張海莉;惠弘煜;馬耀仁;孫曉瓊;陳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第六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27/48 | 分類號: | E02D27/48;E02D9/00;E02D19/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0308 天津市東麗區***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盾構 隧道 安全 市政 橋梁 樁基 系統 施工 方法 | ||
1.盾構隧道安全下穿市政橋梁樁基托換系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的施工步驟如下:
步驟(一)、河道圍堰,設置臨時基坑,為施工提供工作平臺;
步驟(二)、在工作平臺上施工托換樁,托換樁頂部設置預頂承臺,設置臨時支架,在橋梁的蓋梁底部施作大跨度、井字形上部托換結構梁,該上部托換結構梁與蓋梁可靠連接,待上部托換結構梁混凝土達到強度后,進行第一次托換施工,將橋梁需要托換部分的上部荷載轉換至新施工的托換體系上,上部托換結構梁與市政橋梁的蓋梁以及橋樁通過植筋方式可靠連接;托換樁位置需設置在地鐵盾構區間范圍外,并預留一定的安全下穿距離;每兩根被托換樁由四根托換樁進行托換;托換施工采用主動托換的方式,即在割除被托換樁之前對托換樁和上部托換結構梁間通過千斤頂和液壓同步系統預先施加荷載,使托換樁和托換結構梁在上頂力的作用下,預先完成可能存在的變形,最終達到通過預加載消除部分托換樁和上部托換結構梁的變形,使托換樁和上部托換結構梁的變形控制在較小的范圍;由于上部托換結構梁受力體系存在二次受力轉換,受力及變形均較為復雜,因此,頂升力加載過程應按設計頂升力分級進行,并同步監測上部結構的沉降量,達到要求后鎖緊安全自鎖裝置,放置墊塊,完成受力轉換過程;
步驟(三)、繩鋸法割除被托換樁至工作平臺部分,采用補償收縮混凝土澆筑上部托換結構梁至托換樁間部分,完成上部托換結構體系;然后采用全套筒、全回轉鉆機拔除影響地鐵盾構施工范圍內的樁基;
步驟(四)、利用被托換樁在河底標高以下施工大跨度、井字形下部托換結構梁,然后施工托換墻至上部托換結構梁的下部,待下部托換結構梁混凝土達到強度后,進行第二次托換施工,將橋梁托換部分的上部荷載轉換至河底新施工的托換體系上,為進一步控制上部結構的沉降變形,二次托換施工也應采用主動托換的方式,托換樁施工時應為下部托換結構梁預留鋼筋接駁器,以避免二次托換施工時造成托換樁結構損傷;
步驟(五)、繩鋸法自上而下割除上部托換結構梁多余部分、河底以上托換樁部分,采用補償收縮混凝土澆筑托換墻至上部托換結構梁間部分,完成下部托換結構體系,然后回填至河底標高;
步驟(六)、支護結構回收,拆除河道圍堰,恢復河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盾構隧道安全下穿市政橋梁樁基托換系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一)中基坑開挖前需對橋梁樁基附近土體進行注漿加固,補償因基坑開挖產生的摩阻力損失。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盾構隧道安全下穿市政橋梁樁基托換系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三)中被托換樁切割應由表及里逐層切割,并應在監測指導下進行,如實時監測的沉降量大于預先的設定沉降量,則應根據實際情況對頂升力進行調整,拔樁孔采用性狀接近或稍強于原狀土的回填土密實回填,如粘性土或灰土,以滿足后期盾構穿越的各項要求。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盾構隧道安全下穿市政橋梁樁基托換系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五)中割除過程應在監測指導下進行,如實時監測的沉降量大于預先的設定沉降量,則應根據實際情況對頂升力進行調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第六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鐵第六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45692.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