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螺紋防松雙螺母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045471.X | 申請日: | 2020-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0617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19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張德瑄;申秀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申秀云 |
| 主分類號: | F16B39/16 | 分類號: | F16B39/16;F16B39/02;F16B4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11 四川省成都市***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螺紋 防松雙 螺母 | ||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螺紋防松雙螺母。它由主副螺母和套筒組成,主副螺母螺紋左右旋向相反,主副螺母的六棱柱面用套筒套緊,三者牢固結合為一體。這種雙螺母結構在震動、沖擊、變載荷等極端惡劣的工況下能長久不松動,從而減少了維護成本和事故發(fā)生率。它既可長久防松,又可多次裝卸重復使用,操作方便。
所屬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螺紋防松雙螺母。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螺紋防松雙螺母種類繁多,各有利弊。特別是在震動、沖擊、變載荷的情況下防松指標不盡如人意。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采用了一種左右螺紋旋向相反的雙螺母加套筒的組合結構,既可長久防松又可反復裝卸。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主螺母(1)為緊固螺母,副螺母(2)為防松螺母,左右螺紋旋向相反。主副螺母在螺桿(5)上擰緊工件(9)后,副螺母(2)的棱柱(7)和主螺母(1)的棱柱(6)上下兩段對齊共同組成同一個棱柱(4)。套筒(3)的內腔為棱柱形,與棱柱(4)采用過盈配合加工,套筒(3) 上加工有縱向脹縮縫,外力將套筒(3)壓入時被棱柱(4)撐開,利用套筒(3)被撐開后的彈性收縮力將棱柱(4)緊緊包住。套筒(3)、主螺母(1)和副螺母(2)三者牢固連接為一體,相互間不產(chǎn)生相對運動。設計套筒(3)合適的彈性收縮力和過盈量,可以實現(xiàn)在震動、沖擊、變載荷等極端惡劣工況下套筒(3)、主螺母(1)和副螺母(2)三者之間不產(chǎn)生相對運動。一是因為套筒(3)與主螺母(1)或/和副螺母(2)凹凸部相互嵌入,副螺母(2)無法轉動。二是因為副螺母(2)若要轉動,將使套筒(3)撐得更開,則彈性收縮力將變得更大,撐得越開收縮力越大,從而套筒(3)能有效阻止副螺母(2)的轉動,由于副螺母(2)無法轉動,則主副螺母之間就沒有相對轉動,主螺母(1)就無法松退。三是因為主副螺母螺紋左右旋向相反,主螺母(1)的松退方向正好是副螺母(2)的擰緊方向,副螺母(2)的擰緊正好阻止了主螺母(1)的松退,更導致主螺母(1)無法松退,從而達到螺紋連接長期可靠防松的目的。只有在拆卸時用專用工具將套筒(3)人為拔起,才能逐一松退副螺母(2),再松退主螺母(1)。
裝配時先將主螺母(1)在螺桿(5)上擰緊工件(9),達到規(guī)定的預緊力。再將副螺母(2)預擰到與主螺母(1)接觸面緊密貼合。根據(jù)主副螺母棱柱面在圓周上的錯位角度和副螺母(2)的螺距確定調整墊圈(8)厚度。卸下副螺母(2),加調整墊圈(8),再次擰緊副螺母(2),既達到規(guī)定的預緊力又與主螺母(1)對齊共同組成同一個棱柱(4)。最后壓入套筒(3)并與主螺母(1)或/和副螺母(2)的凹凸部相互嵌入。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的最大特點是既防松長久可靠,又可重復使用。在震動、沖擊、變載荷等極端惡劣工況下也能保持螺紋連接長期不松動,減少了設備維護成本和事故發(fā)生率。本發(fā)明可多次重復使用,調整預緊力或裝卸均非常簡便,只要先拔起套筒(3),就像普通雙螺母連接一樣操作,十分簡單。本發(fā)明應用廣泛,在普通螺紋的螺桿上可用,在左右旋復合螺紋螺桿上也可用。
附圖說明:
圖1是不同外徑的左右旋向相反的雙螺母與套筒(3)的組合防松結構示意圖。上圖為主視圖,下圖為俯視圖,主副螺母均為六角螺母。圖1中所示為主螺母(1)、副螺母(2)、套筒(3)、主副螺母共同組成的六棱柱(4)、螺桿(5)、主螺母的六棱柱(6)、副螺母的六棱柱(7)、調整墊圈(8)、工件(9)、主螺母(1)和副螺母(2)上的凸臺(10)、套筒(3)的凹槽(11)、縱向脹縮縫(12)、通孔(13)。
圖2是左右旋復合螺紋螺桿(5)上雙螺母與套筒(3)的組合防松結構示意圖。上圖為主視圖、下圖為俯視圖,主副螺母均為六角螺母。圖2中所示為主螺母(1)、副螺母(2)、套筒(3)、主副螺母共同組成的雙六棱錐臺(4)、螺桿(5)、主螺母(1)的六棱錐臺(6)、副螺母(2)的六棱錐臺(7)、調整墊圈 (8)、工件(9)、套筒(3)的縱向脹縮縫(12)、通孔(13)、副螺母(2)的缺口(14)、套筒(3)的彎舌 (15)。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申秀云,未經(jīng)申秀云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4547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