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丙交酯的合成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45269.7 | 申請日: | 2020-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5388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16 |
| 發明(設計)人: | 江偉;齊運彪;孫平;黃偉;李愛民;張全興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大學;南京全凱生物基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D319/12 | 分類號: | C07D319/12 |
| 代理公司: | 江蘇圣典律師事務所 32237 | 代理人: | 胡建華 |
| 地址: | 210093***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丙交酯 合成 方法 裝置 | ||
1.一種丙交酯的合成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寡聚物制備系統(Ⅰ),用于以L-乳酸或D-乳酸或DL-乳酸為原料,進行聚合合成反應,得到寡聚乳酸,并將反應產物導入寡聚物純化系統(Ⅱ);
寡聚物純化系統(Ⅱ),用于對寡聚物制備系統(Ⅰ)導入的反應產物進行提純,去除未反應的乳酸和水,并將提純后的寡聚乳酸導入寡聚物解聚系統(Ⅲ);
寡聚物解聚系統(Ⅲ),用于將提純后的寡聚乳酸在催化劑作用下,進行解聚反應,得到丙交酯粗品,并將得到的丙交酯粗品導入丙交酯提純系統(Ⅳ);
丙交酯提純系統(Ⅳ),用于對丙交酯粗品進行提純,得到丙交酯產品和副產品,并將副產品導入回收系統(Ⅴ);
回收系統(Ⅴ);用于對副產品進行處理,利用;
所述寡聚物制備系統(Ⅰ)包括寡聚反應器(6)、原料泵(2)、寡聚催化劑進料泵(4)、原料混合器(5)、寡聚出料/循環泵(7)、精餾塔(11)以及冷凝器(12);
其中,乳酸原料(1)和寡聚催化劑(3)分別通過原料泵(2)和寡聚催化劑進料泵(4)進入同時原料混合器(5)進行混合,然后從寡聚反應器(6)側面進料;
所述寡聚出料/循環泵(7)位于寡聚反應器(6)底部出料管上,其通過三通閥連接寡聚物純化系統(Ⅱ)進料管和寡聚反應器(6)側線進料口;
所述精餾塔(11)的進料管道連接寡聚反應器(6)的頂部,精餾塔(11)頂部出料管經過冷凝器(12)后與冷凝液儲罐(14)連接,冷凝液儲罐(14)側面連接有寡聚真空系統(13);所述冷凝液儲罐(14)的出料管上設有冷凝液循環/出料泵(15),其通過三通閥連接至精餾塔(11)的側線進料管線上;
所述寡聚物純化系統(Ⅱ)包括寡聚物提純反應器(18)、寡聚物出料泵(19)以及提純冷凝器(24);
所述寡聚物提純反應器(18)的側線進料口連接寡聚物制備系統(Ⅰ)的出料管;寡聚物提純反應器(18)的頂部出料管經過提純冷凝器(24)后與純化系統凝液儲罐(26)連接,純化系統凝液儲罐(26)側面連接有寡聚純化真空系統(25);所述純化系統凝液儲罐(26)的底部出料管上設有純化系統冷凝液出料泵(27);
所述寡聚物出料泵(19)位于寡聚物提純反應器(18)底部出料管上,其與寡聚物解聚系統(Ⅲ)的進料管道連接;
所述寡聚物提純反應器(18)為填料式精餾塔;
所述寡聚物解聚系統(Ⅲ)包括解聚反應器(30)、解聚催化劑進料泵(21)、解聚進料混合器(29)以及解聚重組分出料/循環泵(31);
其中,解聚催化劑(20)通過解聚催化劑進料泵(21)與寡聚物純化系統(Ⅱ)產生的提純產物同時進入解聚進料混合器(29)內進行混合,然后從解聚反應器(30)的側面進料;
所述解聚重組分出料/循環泵(31)位于解聚反應器(30)的底部出料管上,其通過三通閥連接至解聚進料混合器(29),將解聚反應器(30)中產生的重組分返回解聚進料混合器(29)內與反應原料混合,重新進入解聚反應器(30)內反應;解聚反應器(30)中產生的輕組分通過解聚反應器(30)側面上方的出料口連接丙交酯提純系統(Ⅳ)的進料管線;
采用上述裝置進行丙交酯合成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以L-乳酸或D-乳酸或DL-乳酸為原料,在100-180℃,壓力為1-100KPa下于寡聚物制備系統(Ⅰ)中進行聚合合成反應,輕組分回收乳酸提高收率,重組分回流提高寡聚乳酸分子量,得到重均分子量為500-3000Da的寡聚乳酸;
(2)步驟(1)得到的寡聚乳酸經寡聚物純化系統(Ⅱ)提純,去除未反應的乳酸和水;
(3)經步驟(2)提純后的寡聚乳酸在催化劑作用下,進入寡聚物解聚系統(Ⅲ)中于200-260℃,壓力為0.1-1KPa下,進行解聚反應,得到丙交酯粗品,并將得到的丙交酯粗品導入丙交酯提純系統(Ⅳ)進行提純,輕組分進行純化收集得到丙交酯產品,重組分回流重新解聚;
步驟(1)中,聚合合成反應在寡聚催化劑存在下進行反應,所述寡聚催化劑為氧化鋅、乳酸鋅、醋酸鋅、異辛酸鋅、硬脂酸鋅、氧化亞錫、氧化錫、辛酸亞錫或氯化亞錫中的任意一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大學;南京全凱生物基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南京大學;南京全凱生物基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45269.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