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不銹鋼/碳鋼復合管澆注系統以及生產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45172.6 | 申請日: | 2020-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3624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2 |
| 發明(設計)人: | 楊巖;張家泉;鄭震;蘭鵬;王浩;李根;馬曉威;史婉麗;董延楠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力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D19/16 | 分類號: | B22D19/16;C21D9/08;C21D1/62 |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華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亞男 |
| 地址: | 266499 山東省青島***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不銹鋼 復合管 澆注 系統 以及 生產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不銹鋼/碳鋼復合管澆注系統以及生產系統,包括澆注系統、澆注前對基層管進行處理的預處理機構、加熱爐、加熱系統以及對澆注后的復合管進行熱處理的熱處理機構;加熱系統與氣氛保護系統分別通過管道與所述加熱爐相連通;該系統結構可靠,自動化程度高,無需大量人工操作,提高了產品穩定性及生產效率;該系統采用固液復合的結構生產不銹鋼/碳鋼復合管,降低了生產過程對真空度的要求,不銹鋼/碳鋼界面間通過熔合實現冶金結合,強度足以滿足后續熱軋生產的需求;且該系統通過設計內、外雙層陶瓷模具,簡化了采用砂型鑄造或消失模鑄造進行固液復合時復雜的前置工藝流程,并可適應多種規格、多種成分的生產要求。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雙金屬復合材料的制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不銹鋼/碳鋼復合管澆注系統以及生產系統。
背景技術
雙金屬復合材料是通過各式復合技術將兩種性能不同的金屬復合在一起制備的新型材料,既發揮了復層材料耐腐蝕、耐熱、耐磨損等性能,又結合了基層材料的強度和剛度,使其獲得單一組元金屬無法企及的綜合性能,更加適應工業與科技快速發展對于材料越來越高的要求。
不銹鋼復合管通過在碳鋼或低合金鋼鋼管上以一定工藝結合一層具有高耐蝕性不銹鋼的層狀復合材料,適應高腐蝕環境的,同時極大地節約昂貴的不銹鋼用量,顯著降低生產成本。目前雙金屬復合管成型技術,主要包括機械成型法和冶金成型法,其中機械成型法主要有機械擴徑法、爆炸擴徑法、定徑法等方法,冶金成型法主要有熱軋制,熱擠壓和離心鑄造等方法。
綜上所述,目前還沒有一種通過固液復合法高效生產大規格碳鋼/不銹鋼復合管的生產系統。為解決復合管固液復合澆注過程中的溫度控制問題、表面質量問題、生產效率問題,開發一種新型的碳鋼/不銹鋼固液復合澆注設備及生產系統顯得尤為關鍵。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不銹鋼/碳鋼復合管澆注系統以及生產系統。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不銹鋼/碳鋼復合管澆注系統,包括澆注區、基層管、用于驅動基層管轉動的旋轉組件、陶瓷模具、盛鋼桶以及升降機構;
所述基層管通過旋轉組件豎直設置在所述澆注區內,所述陶瓷模具位于所述基層管內部且分別與所述基層管內壁和底壁之間均具有澆注腔體,所述盛鋼桶位于所述基層管內且與所述陶瓷模具頂端之間具有澆鋼通道,所述澆鋼通道與所述澆注腔體相連通,所述升降機構的下端分別與所述盛鋼桶和陶瓷模具相連接,通過所述升降機構帶動盛鋼桶和陶瓷模具沿所述基層管豎直升降。
進一步地,在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述升降機構包括驅動件以及連接在所述驅動件上的升降定位軸,且所述升降定位軸的下端分別與所述盛鋼桶和陶瓷模具相連接。
進一步地,在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述陶瓷模具包括進口段、位于所述進口段下方的出口段以及連接在所述進口段與所述出口段之間的過渡段;
所述進口段的直徑小于所述出口段的直徑,使得陶瓷模具整體呈錐度結構,且錐度為0.5%/m-3%/m。
進一步地,在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述盛鋼桶內設置有控溫裝置及控流裝置。
進一步地,在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述基層管的底端且與所述陶瓷模具相對應位置設置有冷卻系統,通過所述冷卻系統對離開陶瓷模具的復合層進行冷卻。
進一步地,在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述澆注區下方設置有氣氛保護系統。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不銹鋼/碳鋼復合管生產系統,包括上述的澆注系統、澆注前對基層管進行處理的預處理機構、加熱爐、加熱系統以及對澆注后的復合管進行熱處理的熱處理機構;所述加熱系統與所述氣氛保護系統分別通過管道與所述加熱爐相連通。
進一步地,在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述預處理機構包括用于對基層管進行精整的精整件以及位于所述基層管下方的廢鋼回收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力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青島力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4517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夾持式混凝土損傷檢測裝置
- 下一篇:一種管樁抗拔試驗緊固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