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跟蹤式火箭彈瞄準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45022.5 | 申請日: | 2020-01-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7458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6 |
| 發明(設計)人: | 雋海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雋海生 |
| 主分類號: | F42B15/01 | 分類號: | F42B15/01;F41G1/4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22202 陜西省寶***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跟蹤 火箭彈 瞄準 | ||
當發現敵機后,扣動開關8數字測速儀4啟動,在1秒鐘內就可以測出飛機的速度,飛機向前飛行了幾厘米就是幾倍速就會被測速儀4所記錄,看圖然后把所測的速度數變成倍數傳給7個與電路的輸入A端與B端的預存二進制數進行并行快速比較,當測速儀4測出的速度是一倍速時輸出的二進制數1就加在7個與門電路的輸入A端,預存卡9中的7個二進制數按順序加在與門電路的輸入B端,兩組數各自在與門電路中同時并行進行快速比較,如果那個與門電路AB兩個輸入端同時輸入相同數時,該與門電路的Y端就會輸出一個信號1是模擬開關11開通。按鈕3得電啟動火箭飛出。
技術領域:
本專利涉及一種在軍事上單兵專門打擊移動目標如:飛機車艦等兵器的一種跟蹤式火箭彈,也就是肩扛式火箭彈,發射時能對移動目標自動跟蹤瞄準。
背景技術:
一次我在電視上看到,一架直升飛機來回在空中盤旋。一伙武裝人員手持肩扛式火箭彈對其射擊,但經多次射擊不能命準結果飛機掃射后還是跑掉了,人們非常著急拿著武器卻很失望。過去一般傳統的打移動目標時,提前人為要觀察目標的移動速度,根據速度設定發射提前角,這樣目標和彈就能同時到達匯合點,就能打準目標。這種靠人的抽象的預測方法,有人行,有人不行,不能適應現在戰爭的需要。一個可靠的公式化的提前角設定方法,才是現代武器應該具有的功能,任何人拿起來都能用。
發明內容:
跟蹤式火箭彈瞄準器它是在原肩扛式火箭的基礎上給火箭增加了一個目標自動跟蹤瞄準裝置,在火箭發射時不用士兵考慮預判發射提前角的問題,只要照準目標只管發射就能擊準目標。
首先看原理圖(1)圖(2)當火箭彈后端噴口沒有按裝活門2時,火箭彈發射時,火箭彈后端噴口噴出的火焰面積大小,方向是均等一樣的,火箭向前時各處所受推力的大小是一樣的,平衡的。如果給火箭后端噴口一側按裝一個活門,調節一側活門大小就可以改變火焰噴出的方向,改變火箭向前的推力方向,是火箭的發射角改變。在火箭后端噴口按裝活門2就是為調節火箭發射提前角和彈道而設計?;铋T大小控制鍵3上的各按鈕與火箭的速度倍數成匹配關系,例如:1倍速就是1秒鐘內目標向前飛行的距離是目標長度的一倍,二倍速就是目標長度的兩倍,以此類推。(空中目標的一倍速對應的是活門大小控制鍵3上的1號按鈕。空中目標的二倍速對應的是活門大小控制鍵 3上的2號按鈕等等。調節活門的大小要靠活門大小,控制鍵3上的 6個按鈕來完成。活門調節幅度雖然很小在零點幾毫米到幾毫米之間,但它對發射角影響很大。(這個要在實際中測試)。
附圖說明:
圖1是肩扛式火箭彈發射器整體外視圖
圖2是火箭彈后端內置活門的內視圖,活門2大小可以調節。
圖3是跟蹤式火箭彈瞄準器的工作原理和電路圖
下面是跟蹤式火箭彈瞄準器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1)外視圖 (2)內視圖 (3)內部原理電路圖,1、火箭彈,2、發射口活門,3、活門大小控制按鈕6個,4、數字測速儀,5、電池, 6、
內電路其中包括9、10、11、12和電池5它們組成一個并行快速比較電路用于識別按鈕3的匹配按鈕序號(它們都裝在6內),7、發射架,8、搬機電路開關,9、預存卡,內存有7個二進制數1、10、 11、100、101、110、111,10、7個與門電路,11、7個模擬開關, 12、7個內存卡,A目標,C提前角、E跟蹤漂移方向。
工作過程:
當發現敵機后,扣動開關8數字測速儀4啟動在1秒鐘內就可以測出飛機的速度,飛機向前飛行了幾厘米,就是幾倍速,就會被數字測速儀4所記錄,看圖(3)然后把所測的速度數變成倍數傳給7個與門電路的輸入A端與B端的預存二進制數進行并行快速比較,當測速儀4測出的速度是一倍速時輸出的二進制數1就加在7個與門電路的輸入A端,預存卡9中的7個二進制數按順序加在與門電路的輸入B 端,兩組數各自在與門電路中同時并行進行快速比較。根據與門邏輯關系,測量輸出數與預存數在與門電路的比較中如果兩數的位數不同,不能進行比較,沒有意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雋海生,未經雋海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4502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