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無人機抗風能力測試平臺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44707.8 | 申請日: | 2020-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8665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01 |
| 發明(設計)人: | 黃心深;李浩;武政;周崎;莫梁君;李炳峰;王盡沙;范文艷;梁明;張震坤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海關技術中心 |
| 主分類號: | B64F5/60 | 分類號: | B64F5/6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一新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20 | 代理人: | 張業平;王德祥 |
| 地址: | 510623 廣東省廣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無人機 風能 測試 平臺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無人機抗風能力測試平臺,其特征在于,包括無人機固定裝置、垂直風風機、側向風風機和控制系統,所述無人機固定裝置用于與所述無人機連接,所述無人機固定裝置位于所述垂直風風機的上方,所述側向風風機位于所述無人機固定裝置的一側,所述垂直風風機和所述側向風風機均與所述控制系統電連接。本發明和現有技術相比所具有的優點是:本發明通過垂直風風機、側向風風機提供了一個無人機工作的垂直和側向的可控風場條件,替代成本較高、操作難度更大的風洞實驗;采用無人機固定裝置將無人機限制在一定空間內又最大限度的釋放無人機的自由度,降低無人機測試時的報廢率和風險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人機飛行性能測試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無人機抗風能力測試平臺。
背景技術
無人機在飛行過程中易受到大氣運動的擾動,風場的存在將極大地影響其飛行軌跡精度和飛行姿態,故而抗風能力作為無人機性能的重要指標,受到用戶和測試人員的廣泛關注。目前,無人機的抗風性能測試通常需要在實驗室中通過風洞模擬風場進行,然而風洞實驗對于價格較低的民用無人機而言,測試成本太高,且風洞難以針對體積較小的無人機靈活調整單一或組合風向,如垂直風和45°斜向上側風的組合,因而難以模擬無人機面對的實際工況。除此之外,無人機在抗風實驗中容易超過抗力而失控,導致高報廢率和風險性,適宜的抗風測試平臺具有實際意義。
因此有必要予以改進。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無人機抗風能力測試平臺,替代成本較高的風洞實驗,可靈活調整風向風速,并可降低無人機測試時的報廢率和風險性。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無人機抗風能力測試平臺,其特征在于,包括無人機固定裝置、垂直風風機、側向風風機和控制系統,所述無人機固定裝置用于與所述無人機連接,所述無人機固定裝置位于所述垂直風風機的上方,所述側向風風機位于所述無人機固定裝置的一側,所述垂直風風機和所述側向風風機均與所述控制系統電連接。
可選的是,所述垂直風風機頂部的出風口處安裝有防護網。
可選的是,所述無人機固定裝置包括自下而上依次連接的支撐桿、連接桿和固定支架,所述連接桿與所述支撐桿之間通過球鉸連接,所述連接桿與所述固定支架之間通過球鉸連接。
可選的是,所述垂直風風機頂部的出風口處安裝有防護網,所述支撐桿的下端固定在所述防護網中心。
可選的是,所述固定支架與所述連接桿的連接處安裝有風速計。
可選的是,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八邊形框架,以及由框架中心向外延伸至其頂點的連接桿。
可選的是,所述無人機通過皮帶和緊帶器安裝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皮帶內側一端通過螺栓和螺母固定在所述連接桿上,所述皮帶的中部繞過所述無人機的機身并將無人機壓緊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皮帶外側一端通過所述緊帶器鎖緊,所述緊帶器通過螺栓和螺母固定在所述連接桿上。
可選的是,它還包括用于安裝側向風風機的側向風風機固定裝置,側向風風機固定裝置包括左立柱、右立柱和滑座,所述左立柱和所述右立柱的相向內側均設有滑槽,所述側向風風機的兩端與所述滑座連接,所述滑座的端部嵌入所述滑槽內,滑座可沿滑槽上下滑動進而帶動側向風風機上下移動。
可選的是,所述側向風風機的兩端設有連接軸,所述連接軸與所述滑座可轉動連接。使側向風風機的擺動角度可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海關技術中心,未經廣州海關技術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4470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無人機升力測試平臺
- 下一篇:一株糞腸球菌及其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