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車輛碰撞預警裝置、方法及車輛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44004.5 | 申請日: | 2020-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6947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1-11 |
| 發明(設計)人: | 菅少鵬;陳新;曹增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北京汽車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W30/095 | 分類號: | B60W30/095;B60W50/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創嘉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張巖龍 |
| 地址: | 101300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輛 碰撞 預警 裝置 方法 | ||
1.一種車輛碰撞預警裝置,其特征在于,應用于車輛,包括:接收器、控制器和提示器,所述控制器分別與所述接收器和所述提示器連接,
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車輛的前車發出的第一光信號,并根據所述第一光信號的第一閃爍方式得到第一目標編碼,所述第一目標編碼為所述前車將所述前車的第一當前速度轉換后得到的編碼;
所述控制器,用于對所述第一目標編碼進行解碼,得到所述前車的第一當前速度,并根據所述第一當前速度確定是否進行碰撞預警;
所述提示器,用于若根據所述第一當前速度確定進行碰撞預警,發出碰撞提示消息;
所述接收器包括光線接收管和光線傳感器,所述光線傳感器與所述控制器連接,所述光線傳感器設置在所述光線接收管的光線傳輸出口端,所述光線接收管的內壁設有吸光材料,所述吸光材料用于吸收除所述第一光信號外的其他光線;所述光線傳感器,用于通過所述光線接收管接收所述第一光信號,其中,所述光線接收管是直徑不超過1厘米,長度為2至5厘米的管狀體,所述光線接收管的一端為光線傳輸入口端,另一端為光線傳輸出口端,所述光線傳輸出口端固定在所述車輛的車頭,所述光線傳輸入口端為自由端,向車輛的前方延伸,用于作為所述第一光信號進入所述光線接收管的入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目標編碼包括二進制編碼,所述控制器,用于將所述二進制編碼轉化為十進制數據,以得到所述第一當前速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用于獲取所述車輛的第二當前速度,并獲取所述第二當前速度與所述第一當前速度的第一差值,并在所述第一差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預設差值閾值時,確定進行碰撞預警。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用于獲取所述前車上一時刻的歷史速度,并獲取所述歷史速度與所述第一當前速度的第二差值,并在所述第二差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預設差值閾值時,確定進行碰撞預警。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還包括:
發光體,所述發光體與所述控制器連接;
所述控制器,還用于獲取所述車輛的第三當前速度,并將所述第三當前速度進行編碼,得到第二目標編碼,并根據所述第二目標編碼控制所述發光體發出第二閃爍方式的第二光信號。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目標編碼包括二進制編碼,所述控制器,用于將所述第三當前速度對應的十進制數據轉化為所述二進制編碼,以得到所述第二目標編碼。
7.一種車輛碰撞預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應用于車輛,所述方法包括:
通過接收器接收所述車輛的前車發出的第一光信號,并根據所述第一光信號的第一閃爍方式得到第一目標編碼,所述第一目標編碼為所述前車將所述前車的第一當前速度轉換后得到的編碼,所述接收器包括光線接收管和光線傳感器,所述光線傳感器與控制器連接,所述光線傳感器設置在所述光線接收管的光線傳輸出口端,所述光線接收管的內壁設有吸光材料,所述吸光材料用于吸收除所述第一光信號外的其他光線,所述光線傳感器,用于通過所述光線接收管接收所述第一光信號,其中,所述光線接收管是直徑不超過1厘米,長度為2至5厘米的管狀體,所述光線接收管的一端為光線傳輸入口端,另一端為光線傳輸出口端,所述光線傳輸出口端固定在所述車輛的車頭,所述光線傳輸入口端為自由端,向車輛的前方延伸,用于作為所述第一光信號進入所述光線接收管的入口;
對所述第一目標編碼進行解碼,得到所述前車的第一當前速度;
根據所述第一當前速度確定是否進行碰撞預警;
若根據所述第一當前速度確定進行碰撞預警,發出碰撞提示消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北京汽車研究總院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北京汽車研究總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44004.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