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稀土離子骨架材料的雙發射比率熒光探針及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43762.5 | 申請日: | 2020-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3424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20 |
| 發明(設計)人: | 童裳倫;李改燕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8G83/00 | 分類號: | C08G83/00;C09K11/06;G01N21/6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傅朝棟;張法高 |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稀土 離子 骨架 材料 發射 比率 熒光 探針 檢測 方法 | ||
1. 一種基于稀土離子骨架材料的雙發射比率熒光探針,其特征在于,該熒光探針是由稀土離子骨架材料在pH=6.5~7.5的緩沖溶液體系中形成的復合物;所述稀土離子骨架材料的制備方法為:將在4-羥乙基哌嗪乙磺酸緩沖液中,分別加入環丙沙星與EuCl3溶液,混合均勻并靜置后,在攪拌條件下,滴加均苯四甲酸溶液,其中加入的環丙沙星、Eu3+和均苯四甲酸的摩爾比為1:1:5,Eu3+濃度為100~250 μM;滴加完畢后,繼續攪拌反應至沉淀完全,收集沉淀物并進行洗滌和干燥,得到稀土離子骨架材料;
所述的4-羥乙基哌嗪乙磺酸緩沖液的pH=7.0,濃度為22.5 mM;所述緩沖溶液體系中,稀土離子骨架材料的濃度為25 mg/L。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稀土離子骨架材料的雙發射比率熒光探針,其特征在于,滴加完畢后,繼續攪拌反應時間為15 h。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稀土離子骨架材料的雙發射比率熒光探針,其特征在于,沉淀完全后,沉淀物用0.22 μm的濾膜過濾。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稀土離子骨架材料的雙發射比率熒光探針,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滌采用蒸餾水多次清洗,所述干燥采用室溫晾干。
5.一種利用如權利要求1~4任一所述雙發射比率熒光探針的水樣中磷酸根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如下:
取待測樣品定量加入所述的雙發射比率熒光探針中定容,然后將定容后的混合溶液充分搖勻后,靜置反應10~90 min,以347 nm為激發波長,分別測定其在發射波長為415 nm、614 nm處的熒光強度F415、F614,以log(F415/F614)與磷酸根濃度的線性關系計算待測水樣中磷酸根的濃度。
6. 如權利要求5所述水樣中磷酸根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容后的混合溶液中稀土離子骨架材料的濃度為25 mg/L;所述靜置反應的時間為30 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43762.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