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利用釀酒廢水中菌渣生產有機肥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43375.1 | 申請日: | 2020-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0513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29 |
| 發明(設計)人: | 張宿義;楊紅軍;敖宗華;黃建國;秦輝;劉大軍;楊平;蔡小波;宋攀;李杰;雷翔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瀘州品創科技有限公司;西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5G3/00 | 分類號: | C05G3/00;C05F17/20;C05F17/5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伍云萍 |
| 地址: | 646000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利用 釀酒 水中 生產 有機肥 方法 | ||
1.利用釀酒廢水中菌渣生產有機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在酒糟中添加微生物菌劑1和輔助劑1,發酵15~25天,得到一次發酵產物;
所述微生物菌劑1的組成包括:釀酒酵母菌發酵母液、氨氧化細菌ammonia oxidizingbacteria、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 subtilis、短小芽孢桿菌Bacillus pumilus、紫色硫細菌purple sulfur bacteria、兼性厭氧反硝化聚磷菌DenitrifyingPhosphate—Accumulating Organisms、發酵乳桿菌Lactobacillus fermentium、交替假單胞菌Pseudoalteromonas tetraodonis、少動鞘氨醇單胞菌Sphingomonas paucimobilis、纖維弧菌Cellvibrio japonicus和產氣單胞菌Aeromonas;
所述輔助劑1的組成包括:按重量份數計,石膏60~90份,尿素10~40份;
b、在一次發酵產物中加入釀酒廢水菌渣,混合后,再加入微生物菌劑2和輔助劑2,進行二次發酵20~40天,得到有機肥;
所述微生物菌劑2的組成包括:產琥珀酸梭菌Dipariforma spartinacae、纖維弧菌Cellvibrio japonicus,嗜熱芽孢桿菌Thermophilic Bacillus和綠色木霉Trichodermaviride Persoon;
所述輔助劑2的組成包括:按重量份數計,硫酸鈣60~90份,尿素10~40份;
所述釀酒廢水菌渣與一次發酵產物的重量比為:1~4︰1~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釀酒廢水中菌渣生產有機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所述微生物菌劑1的組成包括:按重量份數計,釀酒酵母菌發酵母液25~50份、氨氧化細菌8~16份、枯草芽孢桿菌份5~10份、短小芽孢桿菌份3~5份、紫色硫細菌5~8份、兼性厭氧反硝化聚磷菌10~20份、發酵乳桿菌5~8份、交替假單胞菌4~8份、少動鞘氨醇單胞菌2~6份、纖維弧菌3~6份和產氣單胞菌3~6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釀酒廢水中菌渣生產有機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所述微生物菌劑1的組成包括:按重量份數計,釀酒酵母菌發酵母液34份、氨氧化細菌10份、枯草芽孢桿菌7份、短小芽孢桿菌4份、紫色硫細菌6份、兼性厭氧反硝化聚磷菌15份、發酵乳桿菌6份、交替假單胞菌6、少動鞘氨醇單胞菌3份、纖維弧菌5份和產氣單胞菌4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釀酒廢水中菌渣生產有機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所述輔助劑1的組成包括:按重量份數計,石膏70份,尿素30份。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釀酒廢水中菌渣生產有機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所述微生物菌劑1添加量與酒糟的重量比、輔助劑1添加量與酒糟的重量比均為1︰500~2000。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釀酒廢水中菌渣生產有機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所述發酵過程中每1~5天翻堆一次,優選每3天翻堆一次,優選發酵時間20天。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釀酒廢水中菌渣生產有機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b所述微生物菌劑2的組成包括:按重量份數計,產琥珀酸梭菌20~50份,纖維弧菌15~35份,嗜熱芽孢桿菌10~30份和綠色木霉10~30份。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釀酒廢水中菌渣生產有機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b所述輔助劑2的組成包括:按重量份數計,硫酸鈣80份,尿素20份。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釀酒廢水中菌渣生產有機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b所述微生物菌劑2添加量與酒糟的重量比、輔助劑2添加量與酒糟的重量比均為1︰500~2000。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釀酒廢水中菌渣生產有機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b所述二次發酵過程為:1~3天后開始升溫,2~7天后達到最高溫度65~75℃,維持最高溫度7~10天,再發酵10~20天,發酵時間為20~40天,每2~5天翻堆1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瀘州品創科技有限公司;西南大學,未經瀘州品創科技有限公司;西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43375.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