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帶寬通道多維關聯分析的網絡擁塞監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43235.4 | 申請日: | 2020-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7745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15 |
| 發明(設計)人: | 劉琦;黃龍飛;石小川;張晶;陳瑜靚;趙昆楊;劉家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奇點時空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2/26 | 分類號: | H04L12/26;H04L12/801;H04L12/95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勁創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徐家升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廈門市軟件園***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帶寬 通道 多維 關聯 分析 網絡 擁塞 監測 方法 | ||
1.一種基于帶寬通道多維關聯分析的網絡擁塞監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體步驟:
S1、將待傳輸的報文數據A發送至帶寬通道B1的隊列中;
S2、監測帶寬通道B1處報文數據A的數據傳輸輸入速度C1和對應報文數據A的數據傳輸輸出速度C2;
S3、判斷數據傳輸輸入速度C1和數據傳輸輸出速度C2的大小;
若數據傳輸輸入速度C1不小于數據傳輸輸出速度C2,則對應報文數據A正常在帶寬通道B1內進行傳輸;
若數據傳輸輸入速度C1小于數據傳輸輸出速度C2,則對應報文數據A在帶寬通道B1內傳輸發生擁塞,則執行S4;
S4、將擁塞的報文數據A發送至暫存區,對擁塞的報文數據A進行關聯分析和再組織,將具有關聯關系的擁塞數據信息組成擁塞報文信息組D;
S5、提取擁塞報文信息組D中所包含的所有報文頭信息E;
S6、將帶寬通道B1劃分為多組對應不同報文頭信息E的帶寬通道B2;
S7、將擁塞報文信息組D拆分成多個具有唯一報文頭信息E的數據包F,并將多個數據包F發送至與多個報文頭信息E相對應的帶寬通道B2的隊列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帶寬通道多維關聯分析的網絡擁塞監測方法,其特征在于,隊列具有獨立緩存。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帶寬通道多維關聯分析的網絡擁塞監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多個數據包F發送至與多個報文頭信息E相對應的帶寬通道B2內的方法為:
將每個報文頭信息E與帶寬策略進行匹配;若報文頭信息E與帶寬策略匹配成功,則將報文頭信息E對應的數據包F分配至帶寬策略對應的帶寬通道B2內。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基于帶寬通道多維關聯分析的網絡擁塞監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報文頭信息E包括源域、目的域、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服務、源用戶和源應用中的一種或多種;
帶寬策略包括參考域、參考地址、參考服務、參考用戶、參考應用和生效時間中的一種或多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帶寬通道多維關聯分析的網絡擁塞監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數據傳輸輸出速度C2初始時與數據傳輸輸入速度C1相同。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帶寬通道多維關聯分析的網絡擁塞監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對擁塞的報文數據A進行關聯分析和再組織,將具有關聯關系的擁塞數據信息組成的擁塞報文信息組D包括:
獲取擁塞的報文數據A產生的原始擁塞數據信息;
基于擁塞控制對原始擁塞數據信息進行關聯分析,得到擁塞報文信息組D。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帶寬通道多維關聯分析的網絡擁塞監測方法,其特征在于,網絡擁塞監測方法的監控系統包括:
發送獲取模塊,用于將待傳輸的報文數據A發送至帶寬通道B1的隊列;
速度檢測模塊,用于監測數據傳輸輸入速度C1和數據傳輸輸出速度C2;
對比判斷模塊,用于判斷數據傳輸輸入速度C1和數據傳輸輸出速度C2的大小;
關聯分析模塊,用于對擁塞的報文數據A進行關聯分析和再組織,將具有關聯關系的擁塞數據信息組成擁塞報文信息組D;
報文頭信息提取模塊,用于提取擁塞報文信息組D中所包含的所有報文頭信息E;
帶寬通道劃分模塊,用于將帶寬通道B1劃分為多組對應不同報文頭信息E的帶寬通道B2;
數據包拆分模塊,用于將擁塞報文信息組D拆分成多個具有唯一報文頭信息E的數據包F;
帶寬通道分配模塊,用于將多個數據包F發送至與多個報文頭信息E相對應的帶寬通道B2的隊列內。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基于帶寬通道多維關聯分析的網絡擁塞監測方法,其特征在于,網絡擁塞監測方法的監控系統還包括
暫存模塊,用于對擁塞的報文數據A暫時存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奇點時空數字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福建奇點時空數字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43235.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