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建筑外墻內保溫用抗流掛機噴保溫石膏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043216.1 | 申請日: | 2020-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0505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29 |
| 發(fā)明(設計)人: | 彭家惠;劉先鋒;瞿金東;張建新;朱聰;趙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建大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28/14 | 分類號: | C04B28/14 |
| 代理公司: | 重慶鼎慧峰合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36 | 代理人: | 龔世妍 |
| 地址: | 400000 重慶市沙***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建筑 外墻 保溫 用抗流 掛機 石膏 | ||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建筑外墻內保溫用抗流掛機噴保溫石膏,其原材料按質量份數(shù)計,包括建筑石膏100份,水泥5~11份,?;⒅?0~80份,水200~250份,膠粘劑0.3~0.5份,保水劑0.5~0.8份,減水劑0.2~0.8份,緩凝劑0.1~0.4份,觸變劑0.5~1.0份和聚合物纖維0.2~0.4份。本發(fā)明采用綠色建筑材料石膏作為基礎膠凝材料配制用于建筑外墻內保溫材料,適合機械噴涂工藝,抗流掛性好,其材質不僅輕質,而且抗壓能力強,導熱系數(shù)小。石膏是一種可循環(huán)使用、環(huán)境負荷小的綠色建材,且是不燃材料。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建筑保溫材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建筑外墻內保溫用,適合機械噴涂工藝抗流掛性好的石膏。
背景技術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房屋建筑繼續(xù)增加,2018年,城鎮(zhèn)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39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32.3平方米;農(nóng)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47.3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39.2平方米。人們對建筑舒適性的要求越來越高,冬天室溫由16℃、18℃提高到20℃甚至25℃;夏天室溫由32℃降低至28℃,甚至24℃。采暖區(qū)也大大向南擴展,南方不少建筑也統(tǒng)一安裝地暖。所以建筑能耗也隨之大大增長。所以節(jié)能建筑也應該在建筑中合理使用和有效利用能源,采取相應的措施不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進一步隨著節(jié)能建筑推廣應用工作的深入,建筑外墻必須采取保溫措施才能滿足建筑節(jié)能的基本要求。建筑外墻保溫分為外保溫、內保溫、自保溫,外保溫較適合以保溫為主的地區(qū),如我國北方;內保溫較適合以隔熱為主的地區(qū),如我國南方。根據(jù)文獻介紹,建筑物能源消耗中的30~50%是通過屋頂和圍護結構損失的,所以有效地做好屋頂與圍護結構的保溫與隔熱是建筑節(jié)能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所以,保溫材料的性能優(yōu)劣是實現(xiàn)建筑節(jié)能的重要途徑。
外墻內保溫,目前主要有保溫板材和保溫漿料兩種技術途徑。保溫板材中,無機板材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其形狀對日益增加的異性建筑適應性差、特別細小部位處理困難,有機板材則存在消防隱患。保溫漿料,現(xiàn)階段主要是采用水泥作為膠凝材料,水泥不僅生產(chǎn)能耗高、碳排放量大,水泥收縮厲害,產(chǎn)品存在易空鼓、開裂,凝結硬化慢施工工期較長等諸多缺點。
石膏基保溫材,是由石膏和輕集料為主要原材料配制而成的保溫材料。與水泥基保溫材比較,石膏是一種可循環(huán)使用、環(huán)境負荷小的綠色建材,是一種不燃性材料,而且其微膨脹性有效避免開裂空鼓。
石膏基保溫漿料用于建筑外墻內保溫,存在幾個關鍵問題:①石膏基保溫漿料強度與密度的矛盾。目前輕質抹灰石膏的干密度都是1000Kg/m3,保溫隔熱性能差。一般來說強度越高,密度越大,從而導熱系數(shù)越大,保溫隔熱性能越差。同種材料密度越小其隔熱性能越好,同時,輕質材料不會造成建筑結構的額外負擔。②保溫隔熱性與工作性的矛盾。一般來說保溫隔熱性越好則工作性越差特別是涂抹性越差。③可操作性與抗流掛性的矛盾,即攪拌后施工前良好可操作性與上墻后抗流掛性的矛盾。這對采用機器噴涂的工藝是一極大的瓶頸難點。
發(fā)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建筑外墻內保溫用,適合機械噴涂工藝抗流掛性好的保溫石膏,其材質不僅輕質,而且抗壓能力強,導熱系數(shù)小。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1.一種建筑外墻內保溫用抗流掛機噴保溫石膏,所述抗流掛機噴保溫石膏的原材料按質量份數(shù)計,包括以下組分:建筑石膏100份,水泥5~11份,?;⒅?0~80份,水200~250份,膠粘劑0.3~0.5份,保水劑0.5~0.8份,減水劑0.2~0.8份,緩凝劑0.1~0.4份,觸變劑0.5~1.0份和聚合物纖維0.2~0.4份。
進一步,所述建筑石膏粒徑大小為45μm~145μm,且顆粒分布在45μm~80μm和80μm~145μm,二個區(qū)間的質量占比分別為35~40:60~6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建大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未經(jīng)重慶建大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4321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