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5G移動終端天線系統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42893.1 | 申請日: | 2020-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2971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19 |
| 發明(設計)人: | 李慧;吳渺;周長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Q1/24 | 分類號: | H01Q1/24;H01Q1/38;H01Q1/50;H01Q5/20;H01Q13/10;H01Q13/20;H01Q21/00 |
| 代理公司: | 大連理工大學專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李曉亮 |
| 地址: | 116024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移動 終端 天線 系統 及其 應用 | ||
1.一種工作于毫米波和Sub-6G頻段的5G移動終端天線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線系統包括矩形金屬波導腔、矩形輻射縫隙(1)、階梯形輻射縫隙(2)和金屬柱(4);
所述的矩形金屬波導腔包括金屬化通孔(3)、上層金屬(5)、介質基板(6)和下層金屬(7);所述的下層金屬(7)、介質基板(6)和上層金屬(5)依次疊加鋪設,組成所述天線系統的基本框架;所述的金屬化通孔(3)貫穿下層金屬(7)、介質基板(6)和上層金屬(5),金屬化通孔(3)等間距均勻設置在天線系統的四周及中部,并將天線系統平分為上、下兩個區域;
饋源A、饋源B和金屬柱(4)均貫通下層金屬(7)、介質基板(6)和上層金屬(5);饋源A和饋源B分別設置在天線系統的一對對角上,兩個金屬柱(4)分別設置在天線系統的另一對對角上;所述饋源A和饋源B與其兩側的金屬化通孔(3)間的水平距離相同;位于天線系統上、下部區域的金屬柱(4)與其相鄰的階梯形輻射縫隙(2)及矩形輻射縫隙(1)間的水平距離相同;
多個階梯形輻射縫隙(2)水平等間距均勻刻蝕在上層金屬(5)的上部,多個矩形輻射縫隙(1)水平等間距均勻刻蝕在上層金屬(5)的下部,從而形成階梯形-矩形漏波天線系統,減少了天線系統的體積,同時具有不同的波束指向,覆蓋不同的空間范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線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線系統的上、下兩個區域之間的隔離度大于20dB。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線系統,其特征在于,將矩形輻射縫隙(1)替換為階梯形輻射縫隙(2),天線系統上、下部區域的階梯形輻射縫隙(2)互為對稱結構,形成雙階梯形漏波天線系統,使波束指向更加多樣化。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線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階梯形輻射縫隙(2)包括三個依次豎直疊加的矩形。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天線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階梯形輻射縫隙(2)包括三個依次豎直疊加的矩形。
6.根據權利要求1、2或5所述的天線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介質基板(6)采用介電常數為3.5、損耗正切角為0.0011的Taconic RF-35TC材質制成。
7.一種如權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天線系統的應用,其特征在于,在手機終端的兩個較長邊框上均放置兩個呈180度旋轉對稱的階梯形-矩形漏波天線系統,以覆蓋更大的通信范圍;在手機終端的兩個較短邊框上均放置一個雙階梯形漏波天線系統;所述的手機終端上固定金屬基板(8);手機終端一側的雙階梯形漏波天線系統依次連接饋電端口(13)、電感元件(10)和金屬基板(8);另一側的雙階梯形漏波天線系統通過金屬條帶(9)連接金屬基板(8)。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屬基板(8)采用厚度為0.8mm的F4BM制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理工大學,未經大連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42893.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極限水冷深熔氬弧焊槍
- 下一篇:一種報警裝置、報警系統及報警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