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捕捉珊瑚礁上海星的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41622.4 | 申請日: | 2020-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4817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1-14 |
| 發明(設計)人: | 姚宇;陳仙金;許從昊;陳龍;蔣昌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沙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K80/00 | 分類號: | A01K80/00;A01K79/00;A61D7/00 |
| 代理公司: | 長沙市融智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鄒劍峰 |
| 地址: | 410114 湖南省***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捕捉 珊瑚礁 海星 裝置 | ||
1.一種捕捉珊瑚礁上海星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船體(1)以及設置在船體(1)上的抓取系統(2)和注射系統(3);
所述注射系統(3)包括安裝在船體(1)上的注射機械臂(32),以及依附注射機械臂(32)對珊瑚礁上的海星注射藥劑的注射器(31);
所述抓取系統(2)包括安裝在船體(1)上的起重吊臂(22),以及通過起重吊臂(22)吊裝進入海面以下的抓取機械臂(27),所述抓取機械臂(27)的運動端部設有對注射藥劑后的海星進行抓取捕捉的機械抓手(28);
所述抓取系統(2)還包括通過起重吊臂(22)吊裝進入海面以下的暫存筒(26),用于暫存機械抓手(28)從珊瑚礁上抓取的海星,所述暫存筒(26)與抓取機械臂(27)一同安裝于捕捉支架(24)上,并通過捕捉支架(24)與起重吊臂(22)吊裝連接;所述暫存筒(26)為鏤空筒,其上設有放入海星的漏斗口(261);所述暫存筒(26)的底部設置可打開的閘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捕捉珊瑚礁上海星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械抓手(28)為三爪機械手,包括三組對心設置在抓手支架(281)上的機械指,每組機械指包括至少兩組指節,所述機械指的端部設置嵌入海星腕足之間的指尖(285)。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捕捉珊瑚礁上海星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手支架(281)在三組機械指的中心位置設置抓取攝像頭(286),所述抓取攝像頭(286)反饋信號連接至船體(1)的顯示模塊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捕捉珊瑚礁上海星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器(31)包括注射柄(314)、活塞(315)和試劑筒(316),所述注射柄(314)與活塞(315)固定連接,將活塞(315)滑動裝配在試劑筒(316)的內腔內,所述試劑筒(316)安裝在船體(1)上,其內腔與試劑流管(34)連通,所述試劑流管(34)沿注射機械臂(32)布設并與固定在注射機械臂(32)的運動端部上的針頭(33)對接,所述注射機械臂(32)將針頭扎入海星體內,通過注射柄(314)帶動活塞(315)在試劑筒(316)的內腔滑動,推動試劑筒(316)內部的藥劑通過試劑流管(34)從針頭(33)注射進入海星體內。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捕捉珊瑚礁上海星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試劑筒(316)固定安裝,所述注射柄(314)的尾端連接注射柄帽(313),所述注射柄帽(313)和試劑筒(316)之間的注射柄上套裝彈簧(312),所述注射柄帽(313)與注射電機傳動連接,所述注射器上還設有檢測彈簧(312)壓縮距離的傳感器(311),所述傳感器(311)與注射電機反饋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捕捉珊瑚礁上海星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機械臂(32)的運動端部還設有注射攝像頭,所述注射攝像頭反饋信號連接至船體(1)的顯示模塊上。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捕捉珊瑚礁上海星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機械臂(27)和注射機械臂(32)為至少兩個關節構成的空間機械臂。
8.根據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一種捕捉珊瑚礁上海星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船體(1)上還設有對抓取系統(2)和注射系統(3)進行控制的控制艙(11),以及對捕捉的海星進行儲存的網兜(1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沙理工大學,未經長沙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41622.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