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風電功率超短期預測的蓄電池充放電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41111.2 | 申請日: | 2020-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6255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21 |
| 發明(設計)人: | 吳曉丹;萬玉良;陳璐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內蒙古東部電力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東北電力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2J3/32 | 分類號: | H02J3/32;H02J3/38;H02J7/00 |
| 代理公司: | 沈陽東大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梁焱 |
| 地址: | 010010 內蒙古自治區呼*** | 國省代碼: | 內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電功率 短期 預測 蓄電池 放電 控制 方法 | ||
1.一種基于風電功率超短期預測的蓄電池充放電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驟:
步驟1:采集數據:采集電網在第t時刻的風電實際功率Pw(t)、風電短期預測功率Pr(t)、風電短期預測功率的下限值Pr-min(t)、風電短期預測功率的上限值Pr-max(t)、允許的風電功率波動上限值Det、風電超短期預測功率Puf(t),及蓄電池的剩余容量E(t)、自放電率δsdr、充電效率ηc、放電效率ηd、額定容量EN;
步驟2:構建蓄電池充放電控制策略:
步驟2.1:引入蓄電池SOC值區間的控制系數a、b,SOC為StateOfCharge的縮寫,蓄電池SOC指蓄電池的荷電狀態,根據蓄電池上一時刻SOC值確定控制系數a、b的取值范圍:
當蓄電池充電時,第t時刻蓄電池的剩余容量為
E(t)=(1-δsdr)E(t-1)+Pc(t)Δtηc (1)
當蓄電池放電時,第t時刻蓄電池的剩余容量為
其中,Δt為每次充放電的時間,Pc(t)為第t時刻蓄電池的初始充放電功率,
Pc(t)=Pr-min(t)+[Pr-max(t)-Pr-min(t)] (3)
計算第t時刻蓄電池的SOC值為
SSOC(t)=E(t)/EN (4)
根據蓄電池上一時刻SOC值確定控制系數a、b的取值范圍:
若SSOC(t-1)∈[0,0.5),則a,b∈(0.5,0.9];
若SSOC(t-1)∈[0.5,1],則a,b∈[0.2,0.5];
步驟2.2:考慮風電功率短期預測誤差對蓄電池充放電功率進行修正:
將風電功率分割為n個區間,計算第i個區間的風電實際功率的分布函數為
其中,i=1,2,...,n;p為風電實際功率的標幺值,α、β均為分布參數,α、β與區間上風電功率的方差σ2、均值μ有關;
計算第i個區間的風電功率短期預測誤差的分布函數為:
其中,ε為風電功率短期預測誤差;為第i個區間的風電短期預測功率的平均值;
記第t時刻風電實際功率Pw(t)所處的區間為m,引入系數ct為
ct=fm(εt) (7)
其中,εt為第t時刻風電功率短期預測誤差;
考慮風電功率短期預測誤差修正第t時刻蓄電池的充放電功率為
Pb'(t)=Pr-min(t)+ct[Pr-max(t)-Pr-min(t)] (8)
步驟2.3:引入蓄電池充放電功率的控制系數d、e,考慮蓄電池實時SOC值對蓄電池充放電功率進行進一步修正:
根據蓄電池實時SOC值確定控制系數d、e的取值范圍:
當Pw(t)<Pr-min(t)時:
若SSOC(t)∈[0,0.5),則d∈[0,0.5);
若SSOC(t)∈[0.5,1],則d∈[0.5,1];
當Pw(t)>Pr-max(t)時:
若SSOC(t)∈[0,0.5),則e∈[0.5,1];
若SSOC(t)∈[0.5,1],則e∈[0,0.5);
考慮蓄電池實時SOC值進一步修正第t時刻蓄電池的充放電功率為
P″b(t)=d·Pb′(t)+e·Pb′(t) (9)
其中,當d=0時e≠0,當e=0時d≠0;
步驟2.4:引入充放電功率優化系數h進一步修正蓄電池的充放電功率:
當預測周期T內蓄電池的SOC值越上限時,進一步修正蓄電池的充放電功率為
當預測周期T內蓄電池的SOC值越下限時,進一步修正蓄電池的充放電功率為
其中,ΔPn(t)是時間間隔為Δt的兩時刻的風電短期預測功率之差,即ΔPn(t)=|Pr(t)-Pr(t+Δt)|;Ec、Es分別為預測周期T內蓄電池超過SOC值上限SSOC-high的總容量、超過SOC值下限SSOC-low的總容量;h∈[0,1];
記第t時刻蓄電池的充放電功率為Pb(t),充電時Pb(t)為負值、放電時Pb(t)為正值,得到蓄電池充放電控制策略為
當Pw(t)<Pr-min(t)時:
若0≤SSOC(t)<SSOC-low,則蓄電池既不充電也不放電,Pb(t)=0;
若SSOC-low≤SSOC(t)<a,則蓄電池放電,Pb(t)=Pr-min(t)-Pw(t);
若a≤SSOC(t)<b,則蓄電池放電,Pb(t)=Pr-min(t)-Pw(t);
若b≤SSOC(t)≤SSOC-high,則蓄電池放電,Pb(t)=Pr-min(t)-Pw(t)+d(Pr-max(t)-Pr-min(t));
若SSOC-high<SSOC(t)≤1,則蓄電池放電,Pb(t)=Pr-max(t)-Pw(t);
當Pr-min(t)≤Pw(t)<Pc(t)時:
若0≤SSOC(t)<SSOC-low,則蓄電池充電,Pb(t)=-(Pw(t)-Pr-min(t));
若SSOC-low≤SSOC(t)<a,則蓄電池充電,Pb(t)=-(Pw(t)-Pr-min(t));
若a≤SSOC(t)<b,則蓄電池既不充電也不放電,Pb(t)=0;
若b≤SSOC(t)≤SSOC-high,則蓄電池放電,Pb(t)=Pc(t)-Pw(t);
若SSOC-high<SSOC(t)≤1,則蓄電池放電,Pb(t)=Pr-max(t)-Pw(t);
當Pc(t)≤Pw(t)≤Pr-max(t)時:
若0≤SSOC(t)<SSOC-low,則蓄電池充電,Pb(t)=-(Pw(t)-Pr-min(t));
若SSOC-low≤SSOC(t)<a,則蓄電池充電,Pb(t)=-(Pw(t)-Pc(t));
若a≤SSOC(t)<b,則蓄電池既不充電也不放電,Pb(t)=0;
若b≤SSOC(t)≤SSOC-high,則蓄電池放電,Pb(t)=Pr-max(t)-Pw(t);
若SSOC-high<SSOC(t)≤1,則蓄電池放電,Pb(t)=Pr-max(t)-Pw(t);
當Pw(t)>Pr-max(t)時:
若0≤SSOC(t)<SSOC-low,則蓄電池充電,Pb(t)=-(Pw(t)-Pc(t));
若SSOC-low≤SSOC(t)<a,則蓄電池充電,Pb(t)=-(Pw(t)-Pr-max(t)+e(Pr-max(t)));
若a≤SSOC(t)<b,則蓄電池充電,Pb(t)=-(Pw(t)-Pr-max(t));
若b≤SSOC(t)≤SSOC-high,則蓄電池充電,Pb(t)=-(Pw(t)-Pr-max(t));
若SSOC-high<SSOC(t)≤1,則蓄電池既不充電也不放電,Pb(t)=0;
步驟3:基于粒子群優化算法求解最優控制系數,利用最優控制系數對蓄電池進行充放電控制:
步驟3.1:構建蓄電池充放電控制模型:
步驟3.1.1:基于風電超短期預測功率、風電功率短期預測誤差以及蓄電池SOC值構建目標函數為
min J=χF1+δF2 (12)
其中,F1、F2分別為蓄電池平抑風電波動出力的函數、蓄電池SOC值的函數,χ、δ分別為F1、F2的權重系數;M為數據點數,Cap為風電場的裝機容量;
步驟3.1.2:構建充電過程中蓄電池充放電功率的約束為
構建放電過程中蓄電池充放電功率的約束為
構建蓄電池剩余容量的約束為
其中,分別為蓄電池的最大允許充電功率、最大允許放電功率,Emax、Emin分別為蓄電池的最大容量限值、最小容量限值;
步驟3.2:將{a,b,d,e,h}中的每個參數作為一個粒子,基于粒子群優化算法求解所述蓄電池充放電控制模型,利用得到的{a,b,d,e,h}的最優值對蓄電池進行充放電控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風電功率超短期預測的蓄電池充放電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2包括下述步驟:
步驟3.2.1:設定粒子群優化算法的控制參數中最大迭代次數為N、慣性常數為ω、學習因子為c1和c2;
步驟3.2.2:初始化粒子群的位置和速度:將{a,b,d,e,h}中的每個參數作為一個粒子,初始化迭代次數k=0,初始化第j個粒子的位置為隨機初始化第j個粒子的速度其中,j=1,2,...,l,l=5,第1、2、...、l個粒子分別為參數a、b、d、e、h,
步驟3.2.3:計算第j個粒子的適應度為初始化第j個粒子的個體極值根據l個粒子的個體極值確定整體極值
步驟3.2.4:令k=k+1,更新粒子的速度和位置分別為
步驟3.2.5:計算第k次迭代中第j個粒子的適應度為若則更新第j個粒子的個體極值若則不更新第j個粒子的個體極值;確定第k次迭代中的整體極值
步驟3.2.6:若整體極值連續100次無變化或k≥N,則迭代停止,輸出第k次迭代中各粒子的個體極值為{a,b,d,e,h}的最優值,利用{a,b,d,e,h}的最優值對蓄電池進行充放電控制;若整體極值未連續100次無變化且k<N,則轉至步驟3.2.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內蒙古東部電力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東北電力大學,未經國網內蒙古東部電力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東北電力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41111.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