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應用于礦井的內嵌式軌道交通運輸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39528.5 | 申請日: | 2020-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69491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01 |
| 發明(設計)人: | 宋紅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永軍 |
| 主分類號: | B61D11/00 | 分類號: | B61D11/00;E01H8/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王依 |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應用于 礦井 內嵌式 軌道 交通運輸 系統 | ||
1.一種應用于礦井的內嵌式軌道交通運輸系統,其結構包括嵌入式軌道(1)、牽引輪連接架(2)、預應力混凝土板(3)、調整層(4)、載具固定結構(5)、牽引輪主體(6),所述調整層(4)水平安裝于地面上,所述預應力混凝土板(3)位于調整層(4)上方且底面與調整層(4)上表面貼合,所述嵌入式軌道(1)嵌套于預應力混凝土板(3)內左右兩端,所述載具固定結構(5)位于嵌入式軌道(1)上方,所述牽引輪連接架(2)與載具固定結構(5)底面兩端通過螺栓固定在一起,所述牽引輪主體(6)與牽引輪連接架(2)相互扣合且與嵌入式軌道(1)內壁緊靠在一起,其特征在于:
所述嵌入式軌道(1)由軌道扣合件(1a)、插接固定桿(1b)、防塵軌道板(1c)、彈性墊板(1d)組成,所述彈性墊板(1d)為矩形結構且與調整層(4)貼合在一起,所述防塵軌道板(1c)位于彈性墊板(1d)上方,所述插接固定桿(1b)貫穿連接于防塵軌道板(1c)從上往下三分之二處,所述軌道扣合件(1a)位于防塵軌道板(1c)上方并與防塵軌道板(1c)成一體化結構;
所述防塵軌道板(1c)由牽引輪驅動結構(c1)、軌道板主體(c2)、軌道防塵結構(c3)組成,所述軌道板主體(c2)與彈性墊板(1d)貼合在一起,所述牽引輪驅動結構(c1)嵌套于軌道板主體(c2)內側,所述軌道防塵結構(c3)與牽引輪驅動結構(c1)相互嚙合;
所述牽引輪驅動結構(c1)由聯動輥軸(c11)、伸縮槽(c12)、驅動螺桿(c13)、牽引輪推板(c14)、固定皮帶(c15)組成,所述牽引輪推板(c14)等距均勻分布于軌道板主體(c2)內左右兩側,所述伸縮槽(c12)嵌套于牽引輪推板(c14)內部,所述聯動輥軸(c11)一端與軌道板主體(c2)扣合,一端與伸縮槽(c12)采用間隙配合,所述驅動螺桿(c13)安裝于伸縮槽(c12)中間且與聯動輥軸(c11)嚙合,所述固定皮帶(c15)扣合于牽引輪推板(c14)上遠離軌道板主體(c2)的一側;
所述軌道防塵結構(c3)由滑動牽引座(c31)、牽引輪盤(c32)、防塵擋板(c33)、驅動齒(c34)、擋板連接桿(c35)組成,所述滑動牽引座(c31)水平安裝于軌道扣合件(1a)兩側,所述牽引輪盤(c32)位于滑動牽引座(c31)下方且與聯動輥軸(c11)嚙合,所述擋板連接桿(c35)與滑動牽引座(c31)采用間隙配合,所述驅動齒(c34)呈環形陣列分布于牽引輪盤(c32)表面,所述防塵擋板(c33)與擋板連接桿(c35)相互扣合;
所述防塵擋板(c33)由擋板滑動槽(331)、伸縮氣囊(332)、擋板主體(333)、除塵噴嘴(334)組成,所述擋板滑動槽(331)嵌套于軌道扣合件(1a)內部,所述擋板主體(333)與擋板滑動槽(331)采用間隙配合,所述除塵噴嘴(334)安裝于擋板主體(333)頂部,所述伸縮氣囊(332)嵌套于擋板滑動槽(331)內部且與除塵噴嘴(334)相互貫通;
所述載具固定結構(5)由載具固定底盤(51)、載具連接扣(52)、糾偏支撐裝置(53)組成,所述載具固定底盤(51)水平安裝于嵌入式軌道(1)上方,所述載具連接扣(52)與載具固定底盤(51)上表面焊接在一起,所述糾偏支撐裝置(53)嵌套于載具固定底盤(51)底部;
所述載具固定底盤(51)由底盤主體(511)、自調滑動槽(512)、感應孔(513)、扭轉彈簧(514)、重心檢測盤(515)組成,所述底盤主體(511)為矩形結構,所述自調滑動槽(512)嵌套于底盤主體(511)中間,所述感應孔(513)貫穿連接于自調滑動槽(512)左右兩側,所述重心檢測盤(515)與自調滑動槽(512)扣合在一起,所述扭轉彈簧(514)位于重心檢測盤(515)底部;
所述糾偏支撐裝置(53)由驅動磁板(531)、糾偏滑軌(532)、滑動輪(533)、支撐桿(534)、自復位彈簧(535)組成,所述糾偏滑軌(532)嵌套于載具固定底盤(51)中間,所述支撐桿(534)與糾偏滑軌(532)采用間隙配合,所述滑動輪(533)等距均勻分布于支撐桿(534)底部,所述自復位彈簧(535)嵌套于糾偏滑軌(532)內且與支撐桿(534)緊靠在一起,所述驅動磁板(531)位于支撐桿(534)上表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永軍,未經王永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39528.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