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降低廢水表面活性劑的預處理方法和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39419.3 | 申請日: | 2020-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7057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魏源送;程振敏;郁達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C02F3/12;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吳夢圓 |
| 地址: | 100085***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降低 廢水 表面活性劑 預處理 方法 系統 | ||
一種降低廢水表面活性劑的預處理方法和系統,該預處理方法包括將待處理廢水在反應器內與污泥曝氣反應后得到預處理后的廢水。本發明的系統和方法可以高效去除廢水中的表面活性劑和有機物,并且不產生大量泡沫和大量固體廢棄物,可作為混凝、泡沫分離等表面活性劑廢水物理化學式預處理的替代工藝。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廢水處理與資源化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降低廢水表面活性劑的預處理方法和系統。
背景技術
洗滌、化工、紡織等行業排放的工業廢水中,常含有大量表面活性劑(在我國以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為主)。高濃度的表面活性劑在廢水處理過程中的處理難點包括:對微生物存在毒性,難以在厭氧生物處理工藝中被有效降解;好氧生物處理工藝中的曝氣易造成大量泡沫,干擾系統正常運行。因此,通常在進入生化處理單元之前針對表面活性劑采取一定的預處理措施。常用的預處理技術主要包括泡沫分離和混凝等物理化學工藝。此類工藝雖然能夠將表面活性劑從廢水中有效去除,但僅為物理分離,并未實現表面活性劑的降解轉化,其仍存在于刮除的泡沫層(實為濃縮的表面活性劑廢水)和混凝工藝排除的化學污泥中。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提出一種降低廢水表面活性劑的預處理方法和系統,以期至少部分地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中的至少之一。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作為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降低廢水表面活性劑的預處理方法,包括:
將待處理廢水在反應器內與污泥曝氣反應后得到預處理后的廢水。
所述反應器內廢水的氧化還原電位為-300至-250mV。
所述反應器內的污泥濃度為10至20g/L。
作為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還提供了一種降低廢水表面活性劑的預處理系統,包括:
反應器,用于將經過前處理后的廢水生化處理;
曝氣單元,向所述反應器提供曝氣;
監測單元,用于在線實時監測預處理系統內的運行參數;以及
控制單元,根據監測單元實時反饋的數據時序控制預處理系統內設備的啟動和停止。
基于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發明的降低廢水表面活性劑的預處理方法和系統相對于現有技術至少具有以下優勢之一:
(1)通過向膜生物反應器提供可控的微量曝氣,將常規水解酸化過程中難以分解的物質進行有效分解,在有效降解表面活性劑的同時,不產生影響系統運行的泡沫;
(2)表面活性劑在膜生物反應器內被微生物降解,不再存在于系統排出的污泥中;通過設置較長的污泥齡,本發明的廢水預處理系統和方法產生的剩余污泥極為有限;
(3)本發明可以高效去除廢水中的表面活性劑和有機物,并且不產生大量泡沫和大量固體廢棄物,可作為混凝、泡沫分離等表面活性劑廢水物理化學式預處理的替代工藝。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高濃度表面活性劑廢水預處理方法工藝流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高濃度表面活性劑廢水預處理系統結構示意圖。
其中,圖1中,I-初級過濾、II-均量均質調節、III-大分子物質水解、表面活性劑降解;
圖2中,1-初級過濾器、2-調節水箱、3-進水泵、4-膜生物反應器、5-循環泵、6-管式膜組件、7-在線ORP傳感器、8-污泥泵、9-電磁閥、10-鼓風機。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并參照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未經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3941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β環糊精功能化纖維素的制備方法及其應用
- 下一篇:一種電纜線的自動收卷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