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降低蛋雞暗斑蛋發生的預混料、飼料及其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39396.6 | 申請日: | 2020-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8413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22 |
| 發明(設計)人: | 王建萍;晏磊;丁雪梅;曾秋鳳;白世平;張克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23K50/75 | 分類號: | A23K50/75;A01K67/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匯致遠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64 | 代理人: | 韓曉銀 |
| 地址: | 61113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降低 蛋雞 暗斑蛋 發生 預混料 飼料 及其 應用 | ||
1.一種降低蛋雞暗斑蛋發生的預混料,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的組成為:金花葵15~40份,茶多酚1~10份,蛋氨酸鋅1~10份,蛋氨酸錳1~10份,維生素C 5~20份,白藜蘆醇1~3份,25羥基維生素D3 1~5份,礱糠30~52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降低蛋雞暗斑蛋發生的預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預混料按照重量份的組成為:金花葵35份,茶多酚5份,蛋氨酸鋅5份,蛋氨酸錳5份,維生素C 10份,白藜蘆醇2份,25羥基維生素D3 3份,礱糠25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降低蛋雞暗斑蛋發生的預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預混料還包括:女貞子5~15份,香菜籽5~20份,南瓜藤10~15份。
4.一種降低蛋雞暗斑蛋發生的飼料,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的組成包括:玉米50~80份,大豆油1~3份,豆粕10~20份,碳酸鈣5~10份,磷酸氫鈣1~5份,玉米蛋白粉1~10份,玉米DDGS 1~10份,小麥麩1~5份,氯化鈉0.1~0.3份,氯化膽堿0.1~0.5份,復合多維0.01~0.05份,礦添預混料0.1~1份,L-賴氨酸硫酸鹽0.1~0.2份,DL-蛋氨酸0.01~0.05份,小蘇打0.1~0.2份,預混料0.1~1份。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降低蛋雞暗斑蛋發生的飼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飼料按照重量份的組成包括:玉米59.06份,大豆油1.50份,豆粕15.24份,碳酸鈣8.66份,磷酸氫鈣1.16份,玉米蛋白粉5.00份,玉米DDGS 5.00份,小麥麩3.23份,氯化鈉0.25份,氯化膽堿0.10份,復合多維0.03份,礦添預混料0.50份,L-賴氨酸硫酸鹽0.16份,DL-蛋氨酸0.01份,小蘇打0.10份,預混料0.40份,并且所述預混料按照重量份的組成為:金花葵35份,茶多酚5份,蛋氨酸鋅5份,蛋氨酸錳5份,維生素C 10份,白藜蘆醇2份,25羥基維生素D3 3份,礱糠35份。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降低蛋雞暗斑蛋發生的飼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飼料按照重量份的組成包括:玉米59.06份,大豆油1.50份,豆粕15.24份,碳酸鈣8.66份,磷酸氫鈣1.16份,玉米蛋白粉5.00份,玉米DDGS 5.00份,小麥麩3.23份,氯化鈉0.25份,氯化膽堿0.10份,復合多維0.03份,礦添預混料0.50份,L-賴氨酸硫酸鹽0.16份,DL-蛋氨酸0.01份,小蘇打0.10份,預混料0.40份,并且所述預混料按照重量份的組成為:金花葵35份,茶多酚5份,蛋氨酸鋅5份,蛋氨酸錳5份,維生素C 10份,白藜蘆醇2份,25羥基維生素D3 3份,礱糠35份,女貞子10份,香菜籽13份,南瓜藤15份。
7.權利要求4~6任意一項所述的降低蛋雞暗斑蛋發生的飼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按照預混料的成分組成配料后混合均勻;
步驟2,將玉米、大豆油、豆粕、碳酸鈣、磷酸氫鈣、玉米蛋白粉、玉米DDGS、小麥麩、氯化鈉、氯化膽堿、復合多維、礦添預混料、L-賴氨酸硫酸鹽、DL-蛋氨酸、小蘇打、預混料進行配料;
步驟3,將玉米和豆粕粉碎至粒度為1000~2000μm,然后依次先將預混料與玉米按照質量比1:5混合均勻、復合多維與玉米按照質量比1:5混合均勻、礦添預混料與玉米按照質量比1:5混合均勻,各自所得的混合物以及剩余玉米混合均勻,然后再加入剩余組分混合均勻,既得。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提高肉種雞繁殖力的飼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將玉米和豆粕粉碎至粒度為1500μm。
9.一種降低蛋雞暗斑蛋發生的飼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將權利要求4~6任意一項所述的飼料按照每天100g~110g、或者按其對應周自由采食量的90%,分兩次:上午5點30分和下午3點30分,給予28周~60周的蛋雞,飼養過程中蛋雞自由飲水,同時控制雞舍溫度在22℃,相對濕度低于7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農業大學,未經四川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39396.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