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強抗氧化合金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38717.0 | 申請日: | 2020-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4137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21 |
| 發明(設計)人: | 尤迎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拓展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C38/02 | 分類號: | 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42;C22C38/44;C22C38/46;C22C38/50;C22C38/52;C22C38/54;C21D1/18;C21D1/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聯科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楊德智 |
| 地址: | 224000 江蘇省鹽城市東臺市溱東***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強 氧化 合金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高強抗氧化合金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強抗氧化合金材料的主要配方為1.2%的碳、0.65%的硅、1.3%的錳、1.6%的鉻、0.2%的鉬、0.1%的鎳、1.2%的鋁、0.5%的銅、0.03%的鈦、0.06%的釩、0.001%的鈰、0.003%的硼、0.05%的鈷與0.03%的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強抗氧化合金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強抗氧化合金材料的制備步驟如下:
步驟一、將1.2%的碳、0.65%的硅、1.3%的錳、1.6%的鉻、0.2%的鉬、0.1%的鎳、1.2%的鋁、0.5%的銅、0.03%的鈦、0.06%的釩、0.001%的鈰、0.003%的硼、0.05%的鈷與0.03%的鋁進行稱量;
步驟二、將經過計算得到的上述組成中的0.65%的硅、1.3%的錳與1.2%的碳首先放入熔煉爐中熔化,然后依次加入1.6%的鉻、0.2%的鉬、0.1%的鎳、1.2%的鋁、0.5%的銅、0.03%的鈦、0.06%的釩、0.001%的鈰、0.003%的硼、0.05%的鈷,并升溫到1250-1350℃后加入鋁,保溫1.5小時;
步驟三、將得到的合金液在1100-1150℃下進行澆鑄,冷卻到300-350℃后進行退火處理;
步驟四、將澆鑄后的產品置于870-890℃的退火爐中,保溫3.5小時出爐,采用空氣冷卻,空冷速度不超過1.2℃/分鐘;
步驟五、淬火處理,置于930-950℃的淬火爐中,保溫2小時后用水性淬火液進行淬火液恒溫淬火處理,淬火液在淬火時保持溫度在130-150℃之間,淬火溫度到180-200℃時進行回火處理;
步驟六、回火處理,在溫度為250±10℃的回火爐中保溫2.5小時后自然冷卻;
步驟七、用以使合金鑄件化學成分均勻化,提高其使用性能的擴散退火的方法,在不發生熔化的前提下,將鑄件加熱到盡可能高的溫度,并長時間保溫,待合金中各種元素擴散趨于均勻分布后緩冷;
步驟八、之后將混合物進行壓制,采用普通的鋼模壓制,壓制后壓坯是一個長方體抗彎條試樣,壓制工藝采用二次加壓的方法,即在第一次加壓后,保壓2min,然后卸載壓力,接著再以第一次壓力大小的80,再次加壓,保壓1min。然后卸載壓力準備脫模;
步驟九、脫模之后的混合物導入到成型設備中進行成型,然后對鑄件拋丸20-25分鐘,去除鑄件表面的氧化皮、砂粒、涂料殼。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高強抗氧化合金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材料的主要特點如下:
一、廣泛的工藝特性
鋼結硬質合金首要的工藝特性是可加工性和可熱處理性。鋼結硬質合金的可加工性除了主要取決于合金基體的含量外,也取決于基體的性質與狀態,鋼結硬質合金的另一個重要工藝特性是其可鍛性。鍛造時不僅能使其產生變形,而且會改善材料的組織,可焊性是鋼結硬質合金的又一個重要的工藝特性。鋼結硬質合金不僅可以采用對焊、鑲焊、電弧焊、真空擴散焊、對焊等各種焊接方法與鋼材進行焊接,而且合金本身也可彼此進行焊接。
二、良好的物理機械性能
鋼結硬質合金本身最重要的性能是在硬化態下具有很高的硬度,其耐磨性與高鈷含量的硬質合金相當,與硬質合金相比又具有較高的韌性,而鋼結硬質合金與鋼相比具有較高的剛性、彈性模量、抗彎強度和抗壓強度,從而體現出鋼結硬質合金的良好綜合性能。此外鋼結硬質合金還具有較低的比重、較高的比強度、良好的自潤滑性、高的阻尼特性與固有頻率、與鋼相近的熱膨脹系數等一系列有益的物理性能。
三、優異的化學穩定性
鋼結硬質合金具有優異的化學穩定性,能耐高溫、抗氧化、抗各種介質如大氣、燃氣、海水、油,酸、堿、鹽等的腐蝕。鋼結硬質合金的抗腐蝕性取決于基體類型,故可根據不同的需要,選擇適當的鋼或合金作粘結相,使其具有相應的抗腐蝕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拓展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拓展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38717.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